第85章 战前备(第3页)
要想进攻麓川的腹地,首先要保障的便是路线畅通,后勤补给能够跟上,所以当务之急是清理出一条路线。与此同时,早先开始修建的战船和补给船也陆续修建完毕。
朱予焕倒是先收到了脱脱孛罗的消息,滇南的土官已经在恩威并施、软硬齐下的手段中渐渐安稳下来,可见手里有枪确实比什么都可靠。
加上脱脱孛罗在边境还接待了归顺的干崖、南甸的土官和士兵,一并纳入征讨麓川的军队之中,和云南当地征得的土官士兵汇合在一起,也是一支不小的队伍,尤其是这些人常年生活在西南,对复杂的地形地貌有一定的了解,称得上一支有力的队伍,脱脱孛罗也能借此了解不少敌方的情况,全部撰写成册送往昆明。
期间威远州土知州刀盖罕母子共同抗击麓川,朱予焕特意亲自写信给这母子二人请封,很快便得到了朱祁镇的册封旨意。
如此一来也算是安了沐家的心。
期间思任法倒是毫无畏惧之意,麓川士兵骁勇善战毫不逊色,屡次骚扰明军,和脱脱孛罗打得有来有回。
如果没有当地的土官协同作战,加上火器的攻击,只怕在夏秋这样较为炎热的气候之下,明军未必是麓川的对手。
思任法几次三番捞不到什么好处,意识到明军开始有反击的动作,加上打探的情报称明军主力开始向边境集结,便也不再主动出击,甚至还假降明军,显然是打算采用缓兵之计。
要论在西南的作战优势,即便是三大营也比不上麓川,与其主动出击,倒不如仗着自己的优势让这些明军吃点苦头,待到次年开春,天气炎热,数量众多的明军会因为太长的补给而逐渐散去。
人多固然有优势,但也并非没有缺陷,有潞江天险在,思任法即便不能从大明这里拿到好处,也不会被明军轻易打败,即便被明军夺回几处城镇也不重要。
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