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御驾亲征(第2页)

 李泰来到实验室外,袁天罡早已等候多时,见他出来,便快步迎上前去。

 "大帅!"

 袁天罡拱手施礼后,立刻向李泰禀报:

 "刚刚收到有关突厥军队的最新情报。

 此次突厥入侵,其主力部队由劼利可汗亲自率领,共计十五万之众。

 他们已经越过了豳州,目前离长安城仅四百里之遥。

 据估计,明日晚间尉迟将军所率大军将会与这些突厥敌军正面交锋。"

 李泰微微皱眉,沉思片刻,然后吩咐身边的侍从将地图取来。

 展开地图,他用手指着距离长安城四十里外的渭水流域,目光坚定地看着袁天罡说:

 "罡子啊,后天清晨,你需带领六百名不良人前往渭水北岸。

 切记要将我们这几日赶制出的震天雷和硝酸铵化肥妥善掩埋于此。此事关系重大,不得有丝毫疏忽。待到突厥军来袭之时,这些利器必能派上大用场。"

 袁天罡领命而去,但心中仍有一丝疑惑不解。

 他知道震天雷威力巨大,可摧毁城墙工事;而硝酸铵化肥又有何用途呢?

 面对李泰的信任与嘱托,他选择无条件服从命令,并暗中发

誓定不辱使命完成任务。

 一日之后,一道令人振奋的消息如旋风般席卷了整个长安城:

 “报!!!大捷!!!尉迟将军率领大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阵前斩获突厥骑兵三千余人!突厥主力畏惧于尉迟将军之勇锐,被迫退却三十里安营扎寨!!!”

 这则捷报仿佛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它像一阵春风,吹散了人们心头的阴霾;又似一场甘霖,滋润着众人久旱的心灵。随着传令兵激昂的呼喊声,喜悦之情迅速蔓延至大街小巷。

 长安城中的百姓们听闻此讯,无不欢欣鼓舞,对尉迟将军赞不绝口。

 他们纷纷涌上街头,互相传颂着这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有人称赞尉迟将军勇猛无畏,堪称战神转世;

 有人感叹大唐军队威武雄壮,定能保家卫国。

 一时间,尉迟将军的威名远扬,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而在朝堂之上,唐太宗李世民更是龙颜大悦。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毫不吝啬地对尉迟恭大加赞赏,声音洪亮如钟:“尉迟爱卿,此次战功赫赫,实乃我大唐之幸!朕决定重重赏赐于他!”、

 说罢,李世民目光炯炯,眼中满是欣赏与信任。

 接着,李世民又感慨道:

 “尉迟恭不仅是朕慧眼识珠所发掘的人才,更应是朕的结义兄弟啊!

 只可惜当初起事之时,情势紧迫,未能及时举行结拜仪式。否则,我们早已烧黄纸,斩鸡头盟誓,成为生死之交了。”

 言语之中,流露出对尉迟恭的深厚情谊以及未能早日结拜的遗憾之情。

 次日清晨,一名神色慌张的传令兵如疾风般冲入长安城,口中还不停地高呼着:

 "不好啦!大事不妙啊!昨夜尉迟将军因贪杯醉酒,遭到突厥军队趁夜偷袭,无奈之下只得退守至渭水南岸。此刻,突厥士兵距离长安城仅仅剩下区区四十里路程而已!!!"

 这惊人的消息犹如一道惊雷,瞬间传遍整个朝堂。

 众人皆惊,面露惶恐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