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朝堂奏对(一)(第3页)

 紧接着,他挥手示意身边的禁军侍卫们将雷大头的遗体小心翼翼地抬出朝堂,送去墓地,按照伯爵的规格进行安葬。

 做完这些后,李世民猛地转过头来,目光如炬,狠狠地瞪视着满朝文武大臣。

 他的眼神充满了愤怒和失望,似乎要穿透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罗艺和张瑾这二人误国,该死!

 如今国家面临如此困境,你们这群人难道就没有一点主意吗?

 还是说,你们刚刚吃得太饱,现在就在这里消食醒酒?"

 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上空炸响,震得众人耳鼓嗡嗡作响。

 一时间,朝堂之上鸦雀无声,众臣皆低头不语,面面相觑。

 他们深知皇帝此时正在气头上,谁也不敢轻易开口,生怕触怒龙颜,招来杀身之祸。然而,沉默并不能解决问题,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急需有人站出来提出应对之策。

 兵部尚书杜如晦跨步而出,躬身施礼后朗声道:

 “启禀圣上,目前长安城守军不过区区七万之数。

 臣以为当下之计,可以派遣尉迟敬德担任泾州道行军总管一职,并率领五万精兵出征御敌。

 如此一来,既能保证长安城仍有足够兵力镇守,又可有效抵抗外敌入侵。

 虽然此次收到的情报称突厥号称拥兵百万铁骑,但根据他们向来以游牧为生的特点以及近年来与我朝交手的经历判断,其实际参战人数顶天了也不过二十万而已。

 这二十万人当中,定然还有相当数量负责押送粮草辎重及牛羊牲畜的后勤部队。

 所以说,只要尉迟将军能够统率五万赫赫有名的玄甲军奋勇作战,定能抵挡住突厥人一阵子!

 于此同时让派人带圣旨去接管天节军和天纪军,接管后配合尉迟将军行动,前后夹击突厥,必能大胜!”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跨步出列,躬身施礼后朗声道:

 “圣上,依微臣之见,礼部可选派一名得力官员出使突厥大营,借议和之机探听虚实,察其真正意图。如此一来,或能寻得转机。”

 话音未落,礼部尚书唐俭挺身而出,高声请命:

 “陛下,微臣愿肩负此重任,亲赴突厥大营!”他目光坚定,神情决然。

 “茂约,万万不可!突厥大营险象环生,朕岂能让你以身犯险!”

 李世民心急如焚,连忙出声劝阻。

 唐俭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摇头回应道:

 “圣上,此次科举尚未举行,礼部之中除了微臣,实难觅他人可担此重任啊!”

 李世民闻言,不禁愣住,脑海中闪现过过去数月间为铲除李建成余孽而将众多官员打入大牢甚至处决之事。

 此刻环顾朝堂,所见官员不过寥寥数人,心中顿时涌起一丝难言的尴尬与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