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魏淑芬:嘻嘻(第2页)

然后魏淑芬就发现了一个这几天白墨和她聊天时谈到过的一个事情。

白墨向她表示,唐门为抗战付出了很多。

胜利后又主动退让,放弃吃饭的刺杀,又第一个拆掉大型机关。

总感觉唐门一直在吃亏。

后面也就算了,哪都通出现,整体风气就是压制异人界。

可一开始呢?

那几位可不会卸磨杀驴。

这里就有答案了。

上面那段理由,其他门派就是单纯拿来用着当追杀三十六贼的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真信奉的没有几个。

很可惜,唐炳文,唐门长,正是这么个知行合一的人。

但也正是因为他知行合一,导致了唐门之后的遭遇。

唐门位处川地。

38年,也就是两年前,两大势力在川渝地区商谈,进行合作抗战。

唐门绵山之战能邀请到当地游击队协助,已经说明了唐门的立场。

但问题就是,唐炳文那套立场坚定,不论善恶的行为准则。

他能不论善恶,因为三十六贼与全性有关就选择杀,并且让苟活的许新发誓,见一个杀一个。那么如果遇到瀛国人呢?

这个时期,间谍横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唐炳文就在一个罕见的误导下,派人刺杀了几个左翼瀛国人。

按照他的那套逻辑,他是对的。

作为侵略者国家的人,踏上这片土地上就已有取死之道。

但问题是——真是如此吗?

好在唐门这次出手隐秘,没有外人知道。

可终究是亲者恨,仇者快。

原本与唐门关系不错的游击队也派人到唐门,希望唐门不要再胡乱出手。

那几个人的死因就归到了那个罕见身上。

没有引发什么人心惶惶。

也正是因为这么一个错误,唐门在建国后才没有得到什么优待。

所以,不分善恶,只看最表面的立场,真的是对的吗?

最后立场最坚定的唐门门长是最难受的。

其他一些门派甚至表面上为了抗战追杀三十六贼,背地里还跟侵略者合作。

却依旧过得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