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各打算盘(第2页)
开头说出来,后面就顺了,“皇上,您往这儿看……”永安郡王几步上前,指着舆图,说了起来。
李倞也跟着看舆图,听他讲,表现得非常认真。心里却在想:反应得还真快!
到底是老巢啊,紧张得很。
看着永安郡王比比划划,侃侃而谈的模样……想必,他早就把这一带吃透了。
皇上也非常意外,听着看着,心里感叹:他确有几分本事,瞧,说得条条是道的!
太子也在看舆图……他发现,这里离潼关也不算远,挨着那个“牛”的地界儿了。
皇上特意招集人说这事儿,那就说明:这伙子匪徒,并不好打。
让李倞去,消磨他一下,也不错。
就算他打胜了,平些个土匪罢了,又不是什么大功绩!
把他支出去,自己也好办事,万一有什么变化。他往回赶也来不及……
永安郡王还在图上比划着建议:从四周三省,各自出兵合作,包抄封锁,掐断供给,耗上一段时日,不攻自破……这样是最省事,最省经费粮草,伤亡最少的办法。
然后,所擒获之人,还可以扔到矿上干活……
听起来,确实合情合理。
皇上边听边微微点头。
李倞等永安郡王说完,才说:“这个想法是很不错,但这一封路,不光封了他们,也封了民间。这一带四通八达,是南北、西东经商的必经之地。
这些匪徒能做到这个地步,肯定会有相当多的物资粮草储备。要封,至少一年才能有成效。那百姓和商贾怎么办?也不能饿着肚子等到匪徒投降的一天吧?”
太子一边听着,一边频频点头,显然是支持李倞的说法。心里却在嘀咕:若是他去,也肯定会从潼关抽过人去。
那机会就来了。
要说大比武的收获,这个姓牛的,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
之前拿李倞没法子,那是手里没兵。现在不同了,这个人诚心归顺,这次正是给他个立功表现的机会,他肯定会特别上心的。
孤回去就给他写信,若真立了功……许他个爵位也没什么了不起。
而且,玉安……就是他的了!
在西郊营时,这个“牛”看到了玉安公主。
顿时就傻了眼,他多美的姑娘都见过。可这么高贵的,全家几辈子都是第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