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这个溜冰不一样,他是被溜……

什刹海溜冰场,在四九城那可是响当当的存在,名头极大。或许是因为一部年代剧的热播,让它在后世声名远扬,引得无数人专程跑到这里打卡,只为追寻剧中的那份情怀与记忆。

如今的什刹海,抬眼望去,山顶的钟鼓楼依旧静静矗立,只是周边环境稍显萧索,带着几分古朴的寂寥。

然而,当视线一转,落到那宽阔的冰面上时,便是另一番景象,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点也不为过。

瞧一瞧这群在冰面上嬉闹人群的穿着,和大部分民众有着明显的区别。

男士们不少身着将校呢子大衣,头戴羊剪绒帽子,显得英姿飒爽;姑娘们则围着大红色的围巾,宛如冬日里绽放的花朵,脚下蹬着皮子小高跟的滑冰鞋,身姿轻盈,在冰面上肆意地挥洒着青春的活力与激情。

正因如此,在七十年代之前,什刹海溜冰场成为四九城时尚的前沿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那个娱乐项目相对匮乏的年代,溜冰却一直备受青睐,拥有众多的爱好者。

不是有句老话嘛,如果冬季没有去什刹海冰场或者北海冰场嬉冰,这个冬天是不完整的。

彼时,溜冰鞋堪称绝对的奢侈品,百货大楼里售卖的一双溜冰鞋,价格能高达几十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正所谓“没了张屠户,不吃混毛猪。”,在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人们面前,这根本不是问题。当时人们的动手能力极强,一块大小合脚的长木板,两根粗铁丝,再加上自己亲手搓制的麻绳,就能巧妙地组装成一双简易冰鞋,尽情享受滑冰带来的乐趣。

若是材料再简陋些,还有办法。用锤子将大头短铁钉均匀地钉在木板上,只要手艺精湛,凭借这自制的“铁钉冰鞋”,同样能在冰面上风驰电掣,甚至追上那些穿着专业冰刀溜冰鞋的大院子弟。

当然,但凡热闹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就拿现在的什刹海溜冰场来说,便被人为地划分成了两块区域。

其中,前海的中心区域被称为主场,只有穿着正规冰鞋的人方可入内。而其余穿着自制冰鞋的人,则只能在外围跑大圈。

别误会,不是分什么三六九等。单纯是安全问题。虽然这个规矩在几年后会有些变味,但目前来看,出发点还是好的。

“啧啧,来这玩的人这么多啊!”

看着自己亲人踪迹的江夏,开始有心情打量起眼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