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智商在线的易中海(第2页)

 钻头更是有现成的,前年做了一批,本来准备送往北边勘探队的。结果别人看不上,直接砸手里了。现在正好用上。

 多一句嘴,这批钻头正好是李怀德准备迈入生产管理的第一个试验品。

 砸手里后,他伸向生产的触角就直接被杨佑宁扣了个胡乱生产的帽子,直接给砍了。

 另一套图纸就了不得了,参与的基本门槛就是6级工。再看图纸前,冷着脸的王奎还拉着每个人签了个保密协议。

 图纸更是被分成了一个个零件。

 除了基本的尺寸及验收标准,其余的参数一律涂黑。图纸也不是分配到大师傅手上。

 而是任你选,你觉得你的手艺能达到什么标准就选什么零件制作。

 易中海也是红星轧钢厂的老人了,这阵仗,他也就遇到过两回。一看就是个大好事,是那种加入进去就能长脸的。

 于是挑选了个其中要求第二高的零部件——气缸。

 选定后,还凭着自己8级工的身份,硬把贾东旭给加了进来。

 杨佑宁等对此也没异议,8级工的徒弟,应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更何况厂子里也有老带新的习惯。

 一下午连做了3个,前两个都由于各种原因直接报废。

 最后一个好不容易经过了重重检查,就剩下气缸内壁的精加工打磨了。

 累了一下午的易中海,终是有些扛不住。

 于是唤来贾东旭进行打磨,谁料想这小子没分清状况,在这种时候居然还偷工减料。

 导致最接近标准的一个气缸,直接被标定为残次品。

 没办法,易中海今天实在干不动了。

 于是带着贾东旭下了班。

 走出小车间的时候,易中海回头看了眼,发现好像就自己下班了,其余的人都还在继续忙碌。

 往前走了几步,易中海本能的觉得有些不对劲,掉头就想回小车间。

 结果却被门口的保卫拦住,小车间的门也被紧紧的关了起来。

 挂着笑脸的王奎还走过来向他重申了下保密制度。

 易中海在回家路上的时候,突然有了种明悟,那扇门,自己是不是再也进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