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江夏是个好青年(第2页)

 在他们两人身后,围着一圈的村民,都捧着个大海碗。

 前面站着个年轻人,正弯腰给一个小姑娘扎头绳。

 “哈哈哈,这两个家伙,吃的这么香,弄得我肚子都饿了!”

 “也去给我弄碗面!对了,还要加个蒜头!”

 赵姓中年人一脸喜色,停下手里工作,忙不迭的答应着。

 要知道,老人这两天吃得极少,大家伙都在担心。

 没想到被一张照片,引起了吃饭的兴趣。

 真是太好了!

 没半晌,老人已经大蒜就面,越吃越有了。

 “这小家伙,就是发明者?”

 赵秘书低头看了眼:“对,就是他。”

 看老人心情好,也想让老人多休息会,赵秘书就说起些题外话。

 “昨天您没看着,一机部的夏老还和农业部的杨老差点在通报会上掐起来。”

 “哦?”老人果然一副感兴趣的模样。

 赵秘书见老人感兴趣,古板的神色也生动了一些:“杨老想把这小家伙调到农业部去,想让他盯着压水井推广这一块。”

 “夏部长则捂着不放人,说杨老那边就是耍嘴皮子。”

 “两个人一言不合,就掐了起来,幸好办公厅的刘老在,才把他们劝了下来。”

 老人闻言大笑:“两个人年龄加起都一百多了吧,还像个小孩,不像话!”

 “那这小子是什么意见哪?”

 赵秘书顿时语塞,啊了半天,也没说个完整话。

 老人会意,抬了抬手:“罢了,你们啊,说了多少次,要学会尊重人才。特别是归来的学子,一定要重视个人意愿!”

 赵秘书听着老人说话,只能连连点头。等老人说完,才补充了句。

 “这小子是我们自己培养的,不是外面回来的。”

 “哦?”老人挺起身子。

 “这小子毕业后,整整一年都没出过轧钢厂,想来他还是对厂里有感情的。当初一机部的刘秘书说调他去机部,他都没有答应!”

 老人哈哈大笑。

 走到桌前,挑出一张照片,在上面写了一段话。

 “你来,把这个送给小同志。”

 “还有,帮我带句话。身体是本钱,要劳逸结合!”

 轧钢厂,厂长办公室。

 杨佑宁正亲自给两位老人倒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