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思想转变,我轧钢厂要奋进(第2页)

 说着杨佑宁就打算往机部跑一趟。

 “回来!有年近四十的小子嘛!”

 “再说,已经在会上决定下来了,你当过家家?”

 李长福又转身对江夏说道:

 “江夏,这套系统的成本价是多少!”

 “8块26,如果能批量制作的话,成本价还能下浮。”

 李长福顿了顿:“嗯,对外价格就43块8吧,438,438听着吉利!”

 江夏咧着嘴,很想说师父你咋骂人?

 但想想认知上的差距,还是忍了下来。这价格搁现在兴许是个吉利数吧。

 毕竟一个“小姐”都能进化成那啥词是吧。

 见李老已经把价格都定好了,杨厂长也不再纠结。

 而是转过头,认真核算起成本,和工序的安排。

 虽说在江夏看来,杨厂长有些不大开窍。但别人作为厂长的基本功还是很强的,要不怎么能是万人大厂的厂长?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啊!

 没看别人两三下就做好了成本统计,顺带着制作人员清单都拉了份出来。

 “嘿,按100套来算的话,成本才6块2!”

 “这么一算,如果都卖出去了,那就净赚3700?”杨厂长吸了口凉气。

 “要是整个四九城都算上,乖乖不得了!”

 李长福老神在在,江夏也有样学样。

 别说杨厂长没见过大钱,月底关饷的时候,财务室几十万的现金他也不是没见过。

 但感觉就是不一样,就那种平时靠着家长混饭吃的傻儿子,突然能见着回头钱的滋味。

 “诶嘿嘿,要搞,要搞!”

 “我明就给机修厂的老姜打电话,让他准备着。还有老李,老冯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桀桀桀!”

 想通了的杨厂长脑子也活泛起来,开始主动为自家业务争取客户了。

 江夏怜悯的看了杨佑宁一眼:“可怜的孩子,接了口大锅,都快被逼疯了。”

 “厂长,师父,别光算淋水器的价啊,这个安全带也是很好用的!”

 “它和淋水器配合在一起,属于双剑合并了,给驾驶员同志双重保护!”

 安全带这玩意,其实19世纪就被发明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