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去掉身上的那层壳(第2页)

 “嗷···············嗷··········· ”郑棋这家伙学的蛮像的。

 “公鸡打鸣谁会啊?”老师话刚说完,前排就发出了“欧欧鸥”的叫声。这是王恺发出的声音。

 “很好,不错,下面谁会驴叫呢?”宋老师看向大家。

 这下子,没人吭声了。教室很安静。

 宋老师环顾了一下教室:“高挣,你来试一下。”

 高挣虽然个子高,但也不想当着大家学驴叫啊!立刻表明自己不会。老师问到谁,问遍一圈,就没有接茬的。

 “啊啊啊啊啊啊。”驴叫声忽然响起,讲台上,宋老师自己叫了起来。

 同学们都笑了,宋老师学的很生动,但同学们都是一头的雾水,一脸的问号,这个有用吗?

 宋老师也没有多解释。让同学们一个一个的来,不一会,教室就乱了起来,成了动物园了。

 在宋老师的鼓舞下,同学们一声又一声的去嚎叫,慢慢的有人就体会到这样做的作用了。

 张良是第二次接触这类教学,体会更深刻一些。

 感觉自己的声音,包括整个人都打开了。

 没有了任何的包袱,甚至觉得身上有一层壳被剥掉了。

 这也是解放天性的一种了,对解放天性这个词,张良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个人平时总是端着,是有一层壳束缚着自己的。是没有办法很自在,很忘我投入的,去表达,去表演的。

 想想,当着众人学“狗叫;驴叫;猪叫;鸭子叫,蛤蟆叫。

 有了这种经历,以后谁的声音会大不起来呢!

 这种方法要是让孩子在幼儿时就学会,那么以后,内向的孩子就会减少很多啊!

 张良都在想,以后自己有孩子了,就让孩子小小的时候,模拟学习动物的叫声。

 宋老师不但让同学们有了深刻体会,还把这样做的道理讲了一遍:

 “这样做,可以唤起发声的一种本能和动力。

 比如,公鸡,个头很小,声音特别的洪亮。

 其原因就是公鸡借用身体,很本能的,上下贯通去发出那种嘹亮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