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合纵(第2页)

 嵇昀只是听着,也不言语,然而心中已有动摇。翌日天明,辞别众人下山,李彭奴安排十多个喽啰同行,挑担引路。

 按下赶路不提,千里之外的梁都开封,街道上人满为患,众皆议论纷纷,传闻皇帝近日新拜一国师,道骨仙风,甚是厉害。今日要在禹王台上开坛讲法,京城中的三教九流,达官显贵,都一齐挤上街头,想要一睹国师风采。人群之中,有不少邻国细作,其中有人曾在庞师古围困晋阳一战中,见过钰澄子一面,模样至今不忘,今日看到那国师面目,心中甚至一惊,便要赶忙将消息带回晋阳,不料却因行迹鬼祟被官差拿住,审问之下方知是晋国细作。

 梁帝闻讯大怒,连日来,他采纳钰澄吞吐养生之法,甚是受用,又配以丹药,体况日益精健,而渐有动刀兵之念。于是召集众文武道:“朕观沙陀贼少有动静,不知道暗地里搞什么名堂。”崔胤出班道:“有眼线回报说,这些天晋阳城中披红挂彩,李存勖有妹即将嫁人,此时防备必然松懈,正是出兵讨伐的好时机。”张全义道:“李嗣源大军近在武乡、襄垣,要发兵晋阳,还需先破两地之贼。”

 这时,身居幕后的钰澄子听到李存勖嫁妹的消息,心有所动,竟走到殿前来。“陛下。”朱晃见他近前,顿时疑惑:“你有何事?”

 钰澄子揖礼,答道:“贫道听闻,陛下两次出兵晋阳,不但没有剿灭李氏,反而损兵折将,失地丢关,试问满朝文武,何敢再提用兵?”

 “大胆——”“你竟敢嘲弄我皇帝陛下!”“此人定是敌国安插的奸细,请皇上治他杀头之罪!”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听了他言,无不愤慨,纷纷叫喊,甚至少些武将撸袍扯袖,举起拳头就要打他。

 说时迟那时快,庙堂上传出一声晴天惊雷,文官不妨,顿时被唬得两股战战。钰澄的道袍之下,不知何时突然激出一阵风涌,亦将众武将都掀翻在地。

 “护驾!”

 百官惊骇,急唤殿外武士保驾,武士们闻言而入,将钰澄子团团围住。

 “慢着。”

 半晌没有说话的梁帝,眼神里虽有怒气,但且叫住了亟待动手的众武士。

 “国师说朕的满朝文武不会用兵,莫非有所见教?”

 钰澄嘴角一撇,似笑非笑地答道:“现有雷霆之力摆在眼前,陛下何不用之?”

 “什么?”

 梁帝以及百官莫名其妙,梁帝愣了愣神,挥手把武士赶出殿外,又追问钰澄:“快点说说。”

 钰澄道:“当年李克用临死之时,曾命其子立誓报仇,而仇人有三个,强梁、桀燕还有契丹。李存勖将此三者视为不共戴天之敌。既然如此,皇上何不派人联络燕国与契丹,相约共同举兵讨伐晋国。”

 “哎呀!”梁帝闻言如梦醒,以至奋然道:“满朝文武皆如蠢猪,无一人有国师这样的见识。”他生性暴虐,喜怒无常,百官无不战战兢兢,汗如雨下。

 梁帝起身转入内堂,唤钰澄进入,为其详细谋划。梁帝仍有疑虑,说道:“三国虽然同仇,但来往不善,前者朕平赵国时,燕军趁乱占了易州,足见刘守光那狗儿对朕还有防备之心。况且当年围困晋阳时,朕曾许下契丹王许多馈资,后也不曾兑现,契丹人小肚鸡肠,只怕仍然忌恨,不肯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