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万民伞(第2页)

 众人皆惊:“真的都可以去吗?”</p>

 唐文风轻点头:“都可以。下至三岁,上至八十,只要你能学的进去。”</p>

 “呜呜呜......唐大人,你不要对我们这么好啊,更舍不得你走了。”一位大婶哭的十分豪迈。她男人在边上手忙脚乱给她擦着脸。</p>

 唐文风哭笑不得:“难不成还希望我对你们差些?”</p>

 大婶噗的笑出一个鼻涕泡。惹来众人善意的大笑。</p>

 唐文风笑着挥挥手:“都回吧,走的时候小心点,别抢道,当心摔倒。”</p>

 百姓们使劲儿挥手:“诶,晓得。”</p>

 早就等候在一边的王柯和砚台上前来接过绸伞,把它绑到马车顶上。</p>

 “走了。”唐文风重新钻进了车厢,撩开车帘,看见外头的百姓还在用力对他挥手。</p>

 马车走出很远,宁州的百姓都还舍不得离开,一直等到马车消失在视线之中,才长吁短叹地转身进城。</p>

 “娘,我以后要是去京城,能再看见唐大人吗?”小孩儿问。</p>

 孩子爹笑他:“还想的挺远,毛都没长齐呢。”</p>

 孩子娘瞪孩子爹:“咱儿子这叫有志气。”</p>

 孩子爹:“得得得,我的错。”</p>

 “你以后只要认真念书,去参加科举,肯定能见到唐大人的。”孩子娘摸着儿子的小脑袋瓜说。</p>

 小孩儿用力点头:“我会的。”</p>

 *****</p>

 过了夏至,一天比一天黑的早。</p>

 正好路边有盖来歇脚的屋子,唐文风便开口不走了,今晚就在这儿过夜。</p>

 因为要押送从马肖吴李四家搜出来的金银珠宝等物回京,崔钰和关平升加上另外几位侍卫提前了一天走,明日怕是就能到江州。</p>

 到了江州会换乘水路,比走陆路快上许多。</p>

 唐文风搬了块石头吹了吹,一屁股坐下,看着忙活的砚台和王柯:“你们两个怎么不跟着崔大哥他们一起走?”</p>

 砚台用树枝拨了拨柴火,让火烧的更旺:“大少爷让我们继续跟着你。等你探亲假结束,再同你一道回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