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急宣入京(第2页)

 当地官员怕担责,隐瞒不报不说,还派官差镇压胆敢反抗的老百姓。

 好些热血书生联合起来想要写万民书告了当地官员,却通通被抓捕,关进了大牢。

 一时间民愤四起,怨声载道。

 等乾文帝收到消息,当地已经有人揭杆为旗。

 “好好好,好啊,这就是国之栋梁,国之栋梁!”

 下头大臣高喊着陛下息怒,扑通跪了一地。

 乾文帝看向吏部尚书:“张爱卿,朕若是没记错,定州的知府是你的学生?”

 吏部尚书张如淮在被点名的这一刻,只感觉自己听见了列祖列宗的呼唤。

 “回......回陛下的话,是。”

 “好得很啊。”乾文帝笑了,“你可真是教出来了一位好学生。”

 张如淮额头死死抵在地上,大冬日里汗流浃背。

 看他已经吓得跟筛糠似的发抖,乾文帝这才移开视线:“诸位爱卿可有谁愿前往定州为朕分忧解劳?”

 下头死一般的寂静。

 定州如今就是个火药桶,谁坐上去都得炸。

 如今在朝为官的哪个不是老泥鳅?这会儿冒头,那铁定是茅坑里打灯笼,找屎(死)。

 乾文帝慢悠悠地开口:“都不出声是吧。既然不出声,那朕便点了。”

 一时间各大臣全都头皮一紧。

 “陛下!”关键时候,还得是曾经教导过皇帝的易太傅。

 “臣有一人选。”

 乾文帝:“说。”

 易太傅道:“老臣推举的便是如今在崇弘二馆与算学教书的唐文风。”

 “喔?”乾文帝挑了下眉,“给朕一个理由。”

 见乾文帝未发火,易太傅暗暗松了口气,嘴里的话更为顺畅:“当日殿试时,那唐文风的文章里对于农事写的是侃侃而谈,有理有据。如今对定州来说,最重要的便是粮食。所以老臣认为,想必一位以农为本,能够带领他们种田收粮的官员更为合适。”

 其余大臣跪趴在地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高声道:“太傅言之有理。”

 乾文帝指尖在龙椅扶手上敲了敲,不说话。

 众大臣胆战心惊,纷纷在心里犯起嘀咕。

 许久之后,乾文帝才开口:“宣唐文风入京。”

 诸位大臣皆长舒一口气。

 *****

 年假眼看着就要过完,唐文风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启程返京。

 “喏,你要的谷子。”苗桂花将装好的一包谷子递给他。

 唐文风接过来放进背包里:“等儿子研究出来,定第一时间把粮种寄回来。”说着他笑了笑,“不过起码得过个三四年才看得出点区别。”

 苗桂花对这事就没抱多少希望,虽然儿子在她眼里是最厉害的,可是改善粮种,增加亩产......这在她眼里,是老天爷管的事。

 “你也别太惦记着这事,能成最好,不能就算了。家里现在也不缺吃喝,不用太累。”

 唐文风点点头:“知道。”

 “叩叩——”

 外头院门被敲响,一个累得直喘粗气的侍卫站在院门口:“请问这是唐文风,唐夫子的家吗?”

 唐文风从堂屋里走出来:“你是......”

 侍卫激动道:“唐夫子,我奉命前来请你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