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陛下会惩治那为百姓分忧的常二郎?(第3页)

 朝廷那边就算是要找麻烦,那也肯定是先寻赵知府才是。
 “言之有理,唉……也不知道常二郎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离开。”
 大家都只是想要安安静静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之上。
 安安静静地当一位每日吟诗作对,闲暇坐坐公堂,等到任期一满拍屁股闪人。
 结果常老二这才刚上任不久,就把大伙折腾得心惊肉跳。
 但好在大家都很清楚这位常二郎的身份以及他的背景。
 哪怕是对他心怀怨念,最多也就只敢小声地吐吐槽,鄙夷一二罢了。
 。。。
 这位常县令这段时间在上海县的黄浦江畔兴建码头之外。
 居然还开始重新修缮官道,他向松江府衙提请由府衙出钱出粮,修缮官道。
 但是被赵知府以府库钱粮不足为由婉拒。
 之后常二郎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请松江府衙准许由商贾出资兴建官道。
 商贾出资兴建官道,等到官道修复完成,将会设卡收费,一辆车一文钱。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往来,则是免费。
 收费期间,若是官道出现损毁,则会继续由收费的商贾负责修复。
 赵知府面对着常二郎的请示汇报,再一次展现了他宁可无功,不求有过的本事。
 第一时间就将常二郎的请示汇报递送朝廷。
 老朱倒是显得有些不以为然,毕竟常二郎提出来的意见颇有新意。
 朝廷不需要花费一个铜板一粒粮食,就能够获得一条崭新的官道。
 并且这条官道的收费十分低廉,才一文钱,这样的生意,老朱都觉得很值得。
 于是乎,随着朝廷的批复到手。
 一条从上海县黄浦江码头到青浦县城的官道开始动工。
 随着这些基础设施的动工,由于上海县本地的人口不足。
 导致了上海县附近州县的百姓们开始向上海县集中。
 男人们去做建码头工厂,修路等一系列的重力体工作。
 而女性们,则充满好奇心地走进了纺织厂,鸭绒厂,罐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