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先见之明(第3页)
可惜,梅根目前为止还是扮演小角色,她试图寻找更多的表演机会。
而且,这位演员毫无表演天赋也是一脉相承,Ai面瘫式演技令人大开眼
界,就连台词基本功也不行。
这,才是真正的花瓶,安森也好、伊娃也罢,全部甘拜下风——
有一件事能够肯定,好莱坞永远需要多一个花瓶。再多一个。
如果梅根出现在“蝴蝶效应”里,那就只能是工具人,不能承担任何角色重量,也无法诠释任何剧情内容。
认真琢磨一下,迈克尔-贝在“变形金刚”里对梅根的使用绝对是神来一笔,那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比如阿曼达-塞弗里德(Amanda-seyfried)。
这位十七岁的女孩,在电影屏幕上就能够看出她的大眼睛,却没有想到现实生活里眼睛更显眼。
如同芭比娃娃一般。
2004年依靠“贱女孩”崭露头角前后,阿曼达更多活跃在电视圈,“美眉校探”、“豪斯医生”等等作品都能够看到她的身影,一直到“妈妈咪呀”才真正打开局面,在电影领域站稳脚跟。
“给朱丽叶的信”、“小红帽”、“时间规划局”、“悲惨世界”、“泰迪熊”、“曼克”等等作品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一直以来,这位演员都以花瓶的美女形象出现在不同作品里,后来在大卫-芬奇的“曼克”里才终于让人们看到她的表演才华。
稍稍意外的是,阿曼达的试镜就能够看出她的思考。
她准备了一段独白,摘自经典舞台剧“推销员之死”,可以看得出来她在试图钻研角色推敲台词。
尽管表演略显青涩,但可以看得出来她确实是认真准备了,哪怕她目前为止只是在肥皂剧里表演过,没有任何大屏幕经验——
安森对她留下深刻印象。
毕竟,安森自己也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试镜过来的。
一直都安森所了解的遥远未来,阿曼达的角色还是更多被局限在甜美之余隐藏些许邪恶的范围之内,如同狐狸一般,这让安森忍不住想:
如果给她一些空间,她是否能够解读出角色的棱角和色彩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