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七七家d猫猫

第561章 科幻电影(第3页)

但拥有机会之后就忍不住把那份美好和潜在的幸福可能放大,仿佛那就是自己拥有理想生活的全部可能,于是飞蛾扑火般的孤注一掷,最后演变为一种执念。

所谓执念,往往是没有理由的,至少表面看来没有理由,真正的因果关系隐藏在内里;却成为一个人行为的准则,并且彻底摧毁一个人的理智。

就好像“蝴蝶效应”一样,不管不顾地走火入魔。

也许,唯一可惜的地方就在于,电影没有能够呈现这样的情感脉络,也没有能够呈现角色的心理挣扎。

一方面,是因为导演必须把精力放在叙事节奏上。

毕竟电影依旧是瞄准票房的商业作品,电影本身的思考与探讨已经富有哲学意味,不能再冒着赶跑观众的风险继续牺牲节奏,所以导演把真正的思考空间全部放在了电影结尾上。

自然而然地,给予角色情感弧光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则是演员对角色的理解。

在这样一个专注于蝴蝶效应并且落脚于人类自身对悲剧、对命运、对生命思考的故事里,如果演员没有能够理解这份复杂和悲怆,自然而然就无法在镜头面前的有限空间里通过表演赋予层次。

其实,“蝴蝶效应”这个角色的偏执,让安森想到奥斯卡多项提名作品“血色将至”里丹尼尔-戴-刘易斯扮演的那个被贪婪被欲望蒙蔽双眼以至于走火入魔的角色,深入挖掘的话,他的灵魂是复杂而多样的,可以展现一个普通人最后演变为魔鬼的模样。

区别在于,“血色将至”里的魔鬼双手沾满了血腥,“蝴蝶效应”里的魔鬼则最后将利刃瞄准了自己。

可惜,这部电影没有能够像“血色将至”一样让角色闪闪发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