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放映红茶配可乐

第772章 战神李牧登场!首次步兵歼灭骑兵军团!

 新的天幕出现。

 一片黄沙漫天。

 烽火台正熊熊燃烧。

 镜头拉近,匈奴骑兵如黑色潮水般汹涌而来。

 突然,一阵号角声划破长空。

 一支军队赶来支援,一场激烈的较量随即发生。

 而随着画面的推移,旁白缓缓响起: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的烽火刚刚熄灭,四十万赵军的鲜血染红了太行山脉。】

 【而在赵国北方,另一场更为残酷的战争已持续百年。】

 【匈奴愈发的成为华夏文明的心腹大患。】

 【崛起中的游牧民族,凭着骑兵优势来去如风,让战国北方诸国苦不堪言。】

 【直到一个男人的出现,改写了这场不对等的厮杀。他,叫李牧。】

 【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

 【他不是王侯贵胄。】

 【没有白起“人屠”的凶名。】

 【不似廉颇负荆请罪的传奇。】

 【也没有王翦扫灭诸国的华丽灭国战绩。】

 【但正是这个被匈奴讥讽为“胆小将军”的男人,用十年隐忍设下一局,终以步兵全歼十万骑兵,创下冷兵器时代最辉煌的逆袭!】

 【今天,让我们走进战国四大名将最后的光芒。】

 【号称北境长城——李牧的一生。】

 【李牧的早期经历,主要活跃于赵国的北疆。】

 【当李牧接过代郡雁门关的兵符时,眼前是饥肠辘辘的边军,身后是风雨飘摇的朝堂。】

 【匈奴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骑兵机动性强,来去如风。】

 【常常对赵国边境的百姓进行烧杀抢掠,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赵国此前虽多次出兵抵御,但由于匈奴战术灵活,加上边境线漫长,防守难度极大。】

 【匈奴骑兵来去如风,赵军却连战马都凑不齐三千匹。】

 【多年以来,始终未能有效遏制匈奴的侵扰。】

 【李牧临危受命,被派往赵国北疆戍边。】

 【他深知,要想战胜匈奴不能仅凭蛮力,必须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

 【这位年轻将领的第一道军令,竟是“避战”!】

 【他拆毁烽火台,填平水井,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下令边境的百姓和牲畜全部撤回城中,避免被匈奴掠夺。】

 【任由匈奴劫掠空城。】

 【匈奴来袭,绝不轻易出战,主打一个防守。】

 【这让不少燕赵壮士感到愤怒。】

 【我们的将军是懦夫吗?这个问题环绕在每个赵国边军的心中。】

 【但实际上这是李牧在赵国国力有限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合理取舍。】

 【李牧深知,赵国任命自己来北境。】

 【不是来击败匈奴的。】

 【而是来节约成本,让赵国能把主要精力用于抵抗秦国的。】

 【特别是在长平之战失败的大背景下,赵国真的经不起折腾,必须休养生息了。】

 天幕外。

 刘秀看到这里,回想起自己在河北时,听到的那些关于战国末期的传闻。

 “的确,那时候的赵国本就连年征战,又经历了长平之战的惨败。”

 “可以说是男丁损失近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