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东望王师,王师不来?我就是王师!
天幕。
【张议潮是沙州的豪族,敦煌张氏的子弟。】
【在当地,张氏一族是顶级的豪强。】
【在大唐统治的时候,张氏就是本地的豪强。】
【在吐蕃到来之后,也没有发生改变。】
【吐蕃虽然统治残忍,但是对于本地的豪族则网开一面。】
【因为吐蕃也意识到了,不和当地豪强合作,他们无法稳固统治河西。】
【这也是吐蕃的统治手段,毕竟豪族本身就有钱有兵。】
【所以许多河西地区的大家族,在吐蕃统治期间都依附于吐蕃。】
【继续当他们的本地豪族,作威作福。】
【而张议潮虽然自小生活的很富裕,家族也在吐蕃当官。】
【但他一直,对吐蕃的残暴统治极其厌恶。】
【张议潮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把唐朝名将封常清视作偶像。】
【而虽然张议潮出生的时候,河西早已沦陷。】
【他从来没有去过唐朝。】
【但张议潮,却一直盼望着王师。】
【并且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张议潮并不是一味的被动东望王师又一年。】
【而是一直在悄悄的积攒力量。】
【准备找准时机,光复沙州!】
【带着当地的百姓重归唐朝!】
【既然王师不来?】
【那我们自己就创建一支王师!】
【张议潮颇有家资,又有大的志向。】
【所以从小,就开始悄悄的和当地的豪杰壮士们相串联。】
【积攒武装力量的人脉。】
【同时又练习武艺,学习兵书。】
【经过多年的积累,张议潮的身边聚集了一大群的沙州豪强,并且以他为核心。】
【张议潮还自己出资,秘密的打造盔甲和兵器。】
【为起义做充足准备。】
【这也是因为,当地吐蕃的统治过于粗糙的原因。】
【否则的话,在一个统治严密的中原王朝,打几把武器可能还问题不大。】
【但私下大规模铸造盔甲,在哪个朝代都是重罪。】
【也就只有在统治能力一塌糊涂的吐蕃辖区,张议潮才能够做到。】
【到了公元848年,也就是唐宣宗大中二年。】
【四十九岁的张议潮,在亲眼目睹了吐蕃衰落,陷入内战。】
【大小军阀、贵族、奴隶主们各自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