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气运神朝(第2页)

“不,是天劫之力。”李执摇头道。

在李执看来,天劫才是众生能够直接和天地万道沟通的桥梁。

天劫中蕴含的天地万道法则,全都是天地万道本源法则。

而天地业位,就是一种另类的对人无害的可以长期存在的天劫之力。

它和信仰封神所获得的神位完全不同。

“将天劫之力具现,并长期留在身边,这可能吗?”李仙儿早已是见多识广的修士了,对于修行已经有极为深刻的理解能力了。

“事在人为。”李执眼中闪过一丝自信。

此前渡劫时,他再次在天劫中碰到了由天地法则凝聚而成的雷池。

李执专门研究了雷池内的法则构造,因此很想将雷池留在身边,在他看来能够不断变强的天劫雷池,就是另类的天心印记。

它沟通天地万道的能力并不弱于天心印记。

而且修行至今,李执已经察觉到,天地的终极秘密就隐藏在天劫之中。

研究透了天劫,也就能够直接了解天地。

天赋不同,修为不同,积累不同的各类修士,却都能引来天劫考验,在李执看来这是非常反常的事情。

同样是修炼,绝世天骄在每个小境界内积累的道行绝对比普通修士要厚实。

可是天劫不会因为天骄积累够了和普通修士一样的道行就中途落下天劫来考验天骄。

而是在突破小境界时才会出现。

这种情况看似寻常,可是仔细想来,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天劫未免也太过智能了,智能的不像是天地本该拥有的东西。

小境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如果每一个人的小境界都是一种道果的话,那么天劫考验修士的依据又是什么?

真的是道行的强弱吗?

在李执看来道行可能并不是修士能够触发天劫的真正原因。

而是一种隐藏起来的天地业位。

什么是境界,大圣,圣人王,圣人,王者,等又是如何划分的?

在李执看来,所谓的境界,不过是修士获取到了天地间本就存在的一种天地业位罢了。

每登上一个更高的天地业位,就会受到一次天劫的考验。

而每个业位内所能承载的道行因人而异。

因此,才会出现同境界的修士道行有高有低的区别。

否则,每个境界内的修士,道行应该相当才符合道理。

而李执要做的就是,将天地本就存在的一些业位从修士的境界体系中独立出来。

最后,实现哪怕一个刚开辟苦海的凡人,都能享受到和圣人一样的天地业位。

当然,李执也清楚,这么做的难度。

因为想要做到这一点,堪称改变了天地大宇宙的本源运行规则。

可是,修行不就是借假修真吗。

天地之间,何为真,何为假,不修炼一番又如何能够清楚道路是否走的通。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世间本没有路,有人走过了,那就有了路。

所谓的轮回之路,不就是那位将自己葬在高原的“病人”所走过的路吗。

只是能不能走的通,李执并不在乎。

在他看来,敢于尝试,努力追求差异,去走不同于此界所有大帝的成道之路,才是能够大概率摆脱他们不得已化身禁区至尊的命运。

未来的叶天帝看似平定了生命禁区,结束了此界特有的黑暗动乱。

可是在世人眼中,他的天庭又未尝不是一座比曾经的生命禁区更大的生命禁区。

除了不收割众生的命元之外,本质上和以前的生命禁区没有任何的区别。

叶天帝逆活九世红尘长生。

但是,所走的成道路,和其他大帝其实没有区别。

只不过,其他大帝没能一世又一世的活下去罢了。

在李执看来,这是一条被无数人重复过的成道之路。

路上已经变得极为拥挤了。

沿着这条路,他很有可能栽跟头,甚至下场比狠人大帝还惨。

才情冠绝古今的狠人大帝,沿着这条路走,都曾出现了几乎丧命的意外,不得不另辟蹊径,将元神分割成许多份,温养在不同的老躯之内,才勉强走完了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