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起猛了!两个不足十岁小儿辩论儒道经典?(第3页)

 眼见有人走上擂台,围观的百姓们,忍不住的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那小子……似乎是邵益仁的孙子?” 

 “不错,好像叫邵麟来着。” 

 高士廉点点头,“邵益仁昨日辞官,太子应允了,今日这边比试,他就跑来凑热闹了。” 

 房玄龄笑道:“若是如此的话,保不准卢辉他们还带着各自的孩子,躲在暗中观看呢。” 

 “很有可能。” 

 “看看吧,邵麟毕竟是邵益仁从小带在身边的,学业自然不差,不知道能否比得过这些学生。” 

 “赌一赌?” 

 “不赌。” 

 魏征直接摇头拒绝了房玄龄的提议。 

 房玄龄摇头失笑,“你怕我把你的私房钱都赢了是吧?” 

 魏征斜眼而视,“昨日去见了太子,顺手赢了一千两纹银,羡慕不?” 

 房玄龄:“???” 

 “好你个老匹夫竟然不带我……” 

 “开始了。” 

 高士廉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二人的争执。 

 擂台上。 

 邵麟自报家门,“在下邵麟,自幼苦读,启蒙书籍三百千,早以熟记于心,儒家经典也略有涉及。” 

 “不知学官打算怎么考?” 

 刘牧摆了摆手,“可不是我考,是你们自行印证。” 

 说完,刘牧便退到了一旁。 

 十几名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名皮肤黝黑身材矮小的学生走了出来,“在下林长青,见过兄台。” 

 “爷爷常说,尊老爱幼,我看你年纪比我小,便由你出题吧。” 

 “多谢兄长。” 

 林长青拱了拱手,思索着说道:“不如我说一句,兄长对一句?” 

 “好!”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 

 邵麟皱了皱眉,他竟然把下一句先说出来了,思索片刻后,邵麟给出了答案:“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邵麟在度说出了下一句,开口道:“我已让你三招,该我了。” 

 厉害了。 

 这是谁家的孩子? 

 刘牧惊疑的看着邵麟,林长青的诗经节选,他竟然能够丝毫不差的对出来,绝非等闲之人! 

 邵益仁嘴角含笑,身边的卢辉二人,也是笑着开口。 

 “恭喜邵大人有此贤孙。” 

 “这才到哪?” 

 邵益仁摆了摆手,不无得意的说道:“才刚刚开始,就看那少年能否应对邵麟的题目了。” 

 卢辉:“想来是不行的。” 

 “他们不过刚刚启蒙,如何比得过自幼苦读的邵麟?” 

 “就是就是。” 

 …… 

 “邵益仁有个好孙子啊。” 

 “确实不错。” 

 “那姓林的孩子,节选诗经短句,他却一字不差的补上,足见他们二人对与诗经的熟悉。” 

 魏征揪着胡须道:“这两个少年,当真只是启蒙学生?总感觉怪怪的!” 

 高士廉点点头,“比起孔家带来的那些学生,也丝毫不差。” 

 “看吧,不知道邵麟的题目,能否难倒林长青了。” 

 …… 

 “请兄长出题。”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言语前进意义深远的,这是善言,操守简单,效果却广大的,这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随时浅近的事情,可是道就在其中,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己开始,最终可以使天下太平,做人最怕是放弃自己的田地,而去给别人耘田,要求别人的很重,自己负担的却很轻!” 

 “……” 

 擂台四周的围观者,一脸惊愕的看着,擂台上面侃侃而谈的两个小家伙。 

 有人不可置信,有人一脸茫然。 

 更有人不断的挠骚着头发,却是一句都听不懂。 

 “起猛了,起猛了。” 

 “我竟然看到两个不足十岁的启蒙孩童,在相互考教论语和孟子??” 

 “他们真的是刚刚启蒙?!” 

 “他们要是刚刚启蒙,我们算什么?” 

 “兄台,请不要带上我。” 

 “……” 

 …… 

 “还有一题。” 

 邵麟面色严肃,难以想象,面前看起来并不出彩的少年,竟然拥有如此学识。 

 即便放在长安城中的诸多公子中,也是不遑多见! 

 “若是你答对了,此次我们算作平手。” 

 “好。” 

 “亨!君子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