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孤承认你们赢了

 来了! 

 终于来了! 

 众人精神一震,世家的反击开始了。 

 李承乾笑盈盈的看着卢辉,而后又看了看崔君肃二人,淡然一笑:“二位,你们觉得这些学生,能否比得过孔氏教导出来的学生?” 

 崔君肃二人摇了摇头,“草民不知。” 

 李承乾:“诸位大人意下如何?” 

 “全凭太子做主。” 

 不少大臣相继开口。 

 李承乾目光在高士廉三人身上略过,他们仍就是笑盈盈的看着自己。 

 似乎,很期待自己解决好此事。 

 李承乾沉吟道:“孔氏教导的学生,如今在什么地方?” 

 卢辉:“就在皇宫外。” 

 准备的很充分啊。 

 李承乾笑了笑,“既然如此,那我们便见一见这些学生吧。” 

 说完,李承乾目光转向一旁的太监,太监会意的点点头,快步跑了出去。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十名学生跟在孔邵新的身后,大步走了进来。 

 “草民孔邵新,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挥了挥手,“免礼,起身。” 

 “谢太子殿下。” 

 孔邵新道谢起身,目光扫过了一旁的崔君肃二人。 

 李承乾缓声道:“听卢大人说,这些学生都是你们孔氏教导出来的优秀子弟?” 

 孔邵新:“确实如此,除了这十人外,还有百余人在客栈那边。” 

 李承乾笑了笑,目光扫过孔邵新带来的十名学生。 

 相对与崔君肃他们带来的十名学生,这十个学生的仪态却是好了不少。 

 在面对众多大臣,以及他的打量,并没有多少的畏惧,反而有些跃跃欲试之感。 

 果然是一批天才之子。 

 “他们学习了那些课业?” 

 “回太子,启蒙的三百千,尽皆已经熟记于心,一些儒家经典,也略有所得。” 

 孔邵新一脸笑容的介绍着,言语中充满了浓浓的自信,“其中,诗经,孝经,论语他们都学习了一些。” 

 听孔邵新这么说,众多大臣看向他带来的学生,目光不由的发生了些许的变化。 

 不仅已经启蒙了,就连一些儒家经典,都可以拿出来考教,可见这些学生的课业,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崔君肃教导的学生了。 

 李承乾:“既然如此的话,那谁愿意考教他们一番?” 

 “殿下,臣想试试。” 

 这时,岑文本笑着走了出来。 

 见状,李承乾笑着点头道,“那就劳烦岑大人了,不要吓唬到了他们。” 

 “是。” 

 岑文本点点头,笑着看向孔邵新带来的学生们,开口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句作何解释?” 

 孔邵新侧身看去,一名学生道:“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孔邵新嘴角扬起了一丝弧度,对这名学生的回答极为满意。 

 当他目光转向李承乾的时候,却发现李承乾连连点头,似乎对这样的回答,也很认可? 

 孔邵新心中有些疑虑了。 

 岑文本继续道:“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又有一名学生回答道:“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就应当严肃认真,恭恭敬敬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讲求信用,而不欺愚百姓,节省开支,不奢侈浪费,正确的使用官吏,役使老百姓应该在农闲时间。”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一问一答,听得朝中大臣们,纷纷笑着点头。 

 不得不说。 

 在论语这一块,这些学生们的应对十分得当。 

 岑文本话锋一转:“君子之事孝亲,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形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论语骤然跳到了孝经内容上,十名学生也是沉寂了片刻。 

 一名学生沉声道:“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所以能把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对国君的忠心,奉事兄长能尽敬,所以能把这种尽敬之心移作对前辈的敬顺,在家里能处理好家务,所以会把理家的道理移于做官治理国家,所以说,能够在家中尽孝悌之道,治理好家政的人,其名声也就会显扬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