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村里有个姑娘(第2页)

 “呀,小伙子,你从哪里来的呀?”

 杨善:“大娘,在下是迷路,误打误撞来了这里,遇到了善姑娘!”

 这小姑娘跟他同名同姓,怎么称呼都觉得别扭。

 总有种把自己娘化了的错觉!

 “阿妈,他叫二郎,是个可怜人,三天没吃东西哩!”

 听到这话,老妇人将双手在破旧的围裙上擦了擦:

 “哎哟,三天没吃了?小伙子你先休息休息,大娘去给你炖腊肉,好好补一补!”

 老妇人帮小姑娘将扁担放下,说道:

 “丫头,你给小伙子倒点水,然后去把猪喂了。”

 “好嘞!”

 小姑娘就在角落的水缸里给杨善打来一碗水:

 “二郎哥,看你穿着,应该是城里的富贵人家,这是我在山头泉眼那边挑的山泉水,不脏的,你别嫌弃。”

 “哦,不嫌弃,不嫌弃。”

 泉水清凉带点甜味,喝起来很舒服。

 而小姑娘已经麻溜地去扁担那边取下绳子,将箩筐里的植物抱了出来。

 这植物杨善不要太熟悉。

 折耳根!

 见小姑娘要走,杨善不禁问道:

 “咱仨,这么多折耳根,吃不完吧?”

 小姑娘笑得很天真:

 “哪儿吃不完呀,家里两头大肥猪,这点都只够它们填肚皮的。”

 杨善:“两头.猪?折耳根喂猪啊?”

 小姑娘:“是呀,猪吃了不容易生病。”

 杨善跟上小姑娘的步伐,来到了猪棚。

 看到大把大把的折耳根被两头猪拱了,杨善心疼极了。但小姑娘还是留了一把:

 “这些,咱仨晚上吃!”

 大妈只叫小姑娘来喂猪,但小姑娘很勤快,把家里养的鸡鸭都给喂了,又牵着一头大水牛,去河边泡了个澡,吃了草,这才回来。

 杨善一路都跟在小姑娘身边。

 这才知道,小姑娘今年才十七岁。

 当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天真的小姑娘也被杨善套了许多话出来。

 比如她家里储存的腊肉,其实得要逢年过节才能吃。

 但有客人来,就不能怠慢了。

 傍晚,砖瓦房前的木桌上,摆了一盆土豆炖腊肉,一盘青菜,还有一盘折耳根。

 米饭颗粒看上去不大,但吃起来很香。

 杨善跟大娘和小姑娘讲城里的“故事”。

 大娘和小姑娘则跟杨善讲山野里的日子。

 小姑娘家里没有客卧,于是大娘想把自己的卧房让出来,她去跟小姑娘睡一个屋。

 但被杨善拒绝,抓着被褥就去厨房那边打地铺了。

 是夜,根本不可能休息的杨善来到院子里。

 “院子”可以是府邸或者大宅里的园。

 也可以是简单用篱笆围起来的草地。

 整个村落,每家每户的窗户里都透出微弱的光芒。

 应该是蜡烛提供的。

 抬头看,月亮像是在满天星河里遨游。

 这让杨善想起了自己还在上小学时,因为沉迷手机竞技游戏,所以在某个暑假,被他父亲带去了农村,那里夜晚的星空也是这么漂亮。

 全面脱贫并不能让农村消失。

 科技使得务农变得机械化,大大减少了人力投入。

 但华夏太大了,有许多村子,建立在深山老林之中,那里生活的人们,极少与外界有联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当时整天拿着手机,打开社交游戏,选上一把二郎显圣真君,时不时大喊“开”的杨善,在那个暑假的娱乐变成了小河里摸鱼虾,田野间放牛,跟狗赛跑,跟猫在午间打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