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上山捡柴(第2页)

 这样子,从十月到三月底,一共六个月,搞个二十多棵枯树,应该就够了。

 而牛棚那边,大伯、大伯母估计是住一个屋,而老首长是大伯的老领导,他特意跟他凑作堆,就是打着照顾他的想法。

 既然大伯他们要照顾老首长,自己肯定得照办。不然,到时候他们将柴让给老领导,自己挨冻,自己还不是不能干看着。

 既然老首长都照顾了,那另外一个人跟他们三个住在一个屋檐下,睡同一个炕,不可能单独将他给撇出去,自然也得一并照应。

 牛棚那边,估计就是两个炕。

 他们人多,一日三餐用的柴要多,烧炕费的柴也比自己这边多,那就按自己这边2.5倍的样子准备,搞个五十多棵枯树,应该也够了吧。

 刘婧雪两辈子都是南方人,对于东北这边冬天烧炕要费多少柴,并没有概念,只能这样估摸着来了。

 这样就得准备八十棵枯树。

 刘婧雪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

 “不对吧,如果按自己这个算法,一户人家两个炕,一个冬天就要五十多棵枯树。

 那村里这么多户人家,怎么得也有一百多户了,有的人家人口多,还不止两个炕,那一年到头要消耗的树,不得上万棵了。

 那这山不早就荒了,那还会这么郁郁葱葱的。”

 刘婧雪看着周围茂密的树林,觉得自己是不是算错了。

 附近没有其他人,刘婧雪没法问询,只得问团子。

 “团子,你跟着你家主人游历凡尘俗世的时候,有见过烧炕的吗?”

 “主人,前面两任主人都是修士,身上又都有法衣护体,冬暖夏凉,根本不怕冷的。

 那时候的世俗界,因为灵气充盈,也是有些低等级的功法流传,又有诸多阵法的存在,不会这么寒冷的。

 因此,这边冬天烧炕到底要用多少柴,我也没有概念。”

 “不管了,多备些总比少了好。

 就算冬天过去了,也是要烧火做饭的,柴又不会浪费。”

 接下来的时间,刘婧雪便让团子帮忙,专门在山里寻找枯树了。

 等团子找到后,她又用斧头砍树。

 好在她力气大,别人要花费半天才能砍倒的树,她几斧头下去,就能砍倒,倒省了不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