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离真相越来越近(第2页)

 但同时,他也发现王琦的一些行为颇为可疑。 

 比如,他经常独自外出,且去向不明。 

 陆阳皱了皱眉,在心里给王琦打了个问号。 

 他放下王琦的档案,拿起了张奎的文件。 

 张奎,38岁,军校毕业,曾参与多次对共产党的围剿行动。 

 陆阳注意到张奎的战绩辉煌,但也有一些不光彩的记录。 

 比如,他曾因过度使用酷刑审讯犯人而受到处分。 

 陆阳的目光停留在一段述上:张奎性格多疑,且极度渴望权力。 

 "这倒是和我的观察一致,"陆阳心想。 

 他又翻到一页,发现张奎最近频繁与一些商人接触,这引起了他的兴趣。 

 接下来是的资料。苗永志,45岁,电讯专家,曾在国外学习先进的通讯技术。 

 陆阳注意到苗永志的履历相对单纯,但有一点引起了他的注意:苗永志曾在一次任务中失踪了三个月,回来后对这段经历讳莫如深。 

 陆阳摸了摸下巴,心中暗想:"这三个月,苗永志到底经历了什么?" 

 最后,陆阳翻开了胡大海的档案。胡大海,35岁,出身军人家庭,从小习武,身手了得。 

 陆阳仔细阅读着胡大海的战绩,发现他多次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救下了不少同僚的性命。 

 然而,陆阳也注意到一个细节:胡大海似乎和王琦走得很近,两人经常一起外出。 

 这种关系在军统内部并不常见。 

 陆阳揉了揉酸涩的眼睛,靠在椅背上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长处,但同时也都存在一些可疑之处。王琦的语言能力和策反经验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特务,但他的行踪不明令人生疑。 

 张奎的作战经验丰富,但他的权力欲望可能会影响判断。 

 苗永志的技术专长不可或缺,但那段神秘的失踪经历值得深究。 

 至于胡大海,虽然忠诚可靠,但他与王琦的密切关系也需要警惕。 

 陆阳站起身,走到窗前。 

 夜色已深,街道上空无一人。他凝视着远处的灯火,心中思绪万千。这 

 些人,每一个都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敌人。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局面中,他必须步步为营,小心应然,一阵轻微的响动引起了陆阳的注意。 

 他警觉地转身,发现办公室的门被轻推开了一条缝。陆阳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靠近门口。 

 门外,一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往里张望。陆阳猛地拉开门,一把抓住那人的衣领。 

 "谁?"陆阳低喝一声。昏暗的走廊灯光下,陆阳看清了来人的面孔。是胡大海。 

 "胡队长?你这么晚还在站里?"陆阳松开手,装作惊讶的样子。 

 胡大海尴尬地笑了笑:"李科长,我...我是来拿份文件的。看你房间还亮着灯,就想看看你在不在。" 

 陆阳盯着胡大海的眼睛,试图看出他话里的真假。 

 但胡大海的表情很自然,看不出任何异常。 

 "哦,原来如此。"陆阳故作轻松地说,"这么晚了,胡队长还这么勤奋啊。" 

 胡大海笑了笑:"哪里哪里,比不上李科长。那个...我去拿文件了,李科长你也早点休息吧。" 

 陆阳点点头,目送胡大海离开。 

 等胡大海的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陆阳才轻轻关上门,靠在门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个胡大海,究竟是来干什么的?是真的来拿文件,还是在监视自已?陆阳回到桌前,重新审视胡大海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