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惊起一池鸥鹭(第3页)

不过,在去之前,临川也不敢保证,自己一人过去就能建功。


所以,在去之前,她又转了一圈,把几个年龄差不多大的妹妹都带上,齐刷刷一起来到了含元殿前,跪拜下来,替大家求情。


苏明哲听到自己的几个闺女,也都跑过来跪下求情,尤其其中还有自己最疼爱的兕子,这才走出含元殿,阴沉着脸道:


“瞧瞧,瞧瞧,一个个没精打采的样子,真是有出息了……”


苏明哲呵斥骂了一阵,最后这才放下话来:


”你们每个人,回去之后都要闭门思过,独立写一篇思过书,再写一篇治理封地的策论。谁写得不过关,不用上课,也不用去封地就藩,就一直写到,让我满意为止!“


听到苏明哲的话。


李治、李慎,还有那些宗室子弟非但没有担忧,反而连连磕头谢恩。


他们之所以对写思过书、策论,不以为意。


主要原因,自然是每人家中都养了文士墨客,认为自己回家后,随便找人代笔写一下就好了。


紧接着,苏明哲又对着李承乾、张阿难开口,让李承乾,还有居住在长安城的亲王、郡王们,同样提交一份治理封地的策论。


这才是真正的借题发挥。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大老们,听到苏明哲的这个命令,都是眼睛一亮,手里工作的效率,都勐地高了一截。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以前的李世民,还有以前的高祖皇帝,都是特别宠溺宗室子弟。


如果宗室子弟犯了错,往往只是轻轻斥责、训斥一下,就算完事了。


而朝臣们犯了错,轻者罚封,重者降职贬官。


现在,苏明哲竟然对亲王、郡王们开始严厉起来,若说里面没猫腻,也没人信啊。


这时,有聪明的大臣,开始联想起最近朝堂内外流传的小道消息:皇帝准备实行降级袭爵。


以前,大家还在思考,这件事情是空穴来风,还是真有其事。


如今看来,降级袭爵,已经是皇帝思考良久,并且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大臣们的这种联想猜测能力,就是所谓的‘一叶落,而知秋’。


而侍中、起居郎褚遂良,则是一字一句,把今天的事情都记录了下来。


看到褚遂良记录下自己的一言一行,苏明哲也很无奈。


这就是史官的作用。


因为身边有起居郎,皇帝几乎就没什么隐私。


就算到了晚上,起居郎的工作结束,但是又有内侍宦官继续记录皇帝的所作所为。


昨天,苏明哲撇下王德,准备独自去掖庭宫找郑观音、玳姬。


但是,临行前,还是告知了王德一下。


明面上苏明哲说,让王德有事去玳姬处找他。


实际上,他话里的意思,却是让王德记下,他今晚会在玳姬处休息。


以后玳姬怀孕了,这个记录就是凭证。


到了下午。


皇帝惩罚皇子、宗室子弟的消息,已经开始传遍长安城了。


而对这件事反应最大的,不是哀叹遭了池鱼之灾的亲王、郡王。


也不是那些朝廷大臣、文武勋贵们。


而是那些寄居在长安城的文人墨客。


这些人都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纷纷研磨着笔,准备写上一篇上佳的策论,争取投献成功,进而名动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