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怪谈历史系之狼

第489章 三位大师齐上阵(第2页)

    「两位勿要怪罪,我本准备早些回来的,只是陛下非要带着我去见见殿下,

    殿下生的好相貌,天人之相,抱了许久,耽误了些时日。」

    郑道谦急忙摇头,「岂敢怪罪,岂敢怪罪。」

    「殿下出生之时,龙气汇与西方,天降圣人,助以破胡,此定是继承大业之主也.:::」

    祖斑也不打断他,听完了他的胡说八道。

    在战争结束之后,韦孝宽先是担任刺史,而后又被祖斑提拔到了朝中,让他在三台内任职,挂尚书,也算是没有薄待了,郑道谦在政务上的才能并不多,但是立下了大功不能不赏,便在昭玄寺挂职,名义上管理那些僧人和道士们。

    这两个人的官职压根就不挨着,祖斑同时召见他们两,就显得颇为奇怪。

    韦孝宽此刻多少有了些判断,在面前这两人互相吹捧了许久之后,他及时的开口插了进来。

    「祖相忽召见我们,莫非是有什么事要吩咐?」

    祖斑轻轻抚摸着胡须,「国内局势越来越好,这灭陈的大事也就得开始筹备了。」

    「此番召集二位前来,只是为了一个人。’

    「哦?」

    「不知是何人?」

    「黄法戳。」

    陈,秦郡。

    天色朦胧,街道上尚且见不到几个行人。

    远处再次传来了士卒们的号角声,城内猛地出现了接连不断的犬吠。

    如此过了片刻,又有百姓走出了门,他们看起来不是那么的慌张,三三俩俩,带着农具,前往耕地。

    尽管承担着整个边防的重任,可城内却看不出太多的压抑,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融洽。

    黄法戳如今坐镇在秦郡,掌管着整个江北防务。

    黄法戳在这边做的十分不错,他一方面加强操练,建立戒备网,严查失踪战船的去向,防止南北走私,而在民生方面,他虽然没有办法太多干预,但是禁止士卒们去鱼肉百姓,告知地方官员以宽仁治理等手段,也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他的治理下,江北的防线一天比一天牢固。

    天色已经完全明亮,百姓们开始了劳作,整个城池都变得繁忙起来。

    道路上,有孩童开始来回的奔波,手里拿着不知从哪里来的零嘴,唱起了童谣。

    「天有玄,地有黄,法天地,镇大江~~」

    「飞将在,兵马壮,胡不渡,国不亡~~

    童谣声在各地响起,几个在食肆门口干木活的匠人听到远处孩童唱着歌走过,一人站起身来,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这帮小子在唱什么呢?怎么如此奇怪?」

    「不知道,最近各地都在传唱,听着是说黄将军的。」

    他们正忙着,食肆内走出了一个小厮,给几个人都递上了水,众人吃着水,

    还是聊着那童谣。

    小厮笑着说道:「这不就是在唱黄将军吗!黄将军镇守江水,胡人不能渡!

    国家不灭亡!」

    他忍不住夸赞道:「黄将军当真是国之栋梁,他前来驻守之后,土卒们秋毫无犯,官吏们不敢放肆,他还整日巡视,对我们极好,国家有这样的将军,是我们所有人的荣幸啊!!」

    匠人们也纷纷点头,黄将军确实很好。

    「再唱都是应该的!」

    众人称赞了许久,而后继续干活。

    大人们没有理会,听到这些童谣也只是笑一笑。

    可很多人却是笑不出来的。

    就包括了黄法戳本人。

    黄法戳很快就发现了异样,在同一时间内,从两淮到江南,出现了大量的童谣。

    他赶忙召集了魔下众人,来商谈这件事。

    对于童谣的问题,众人的意见不一。

    众人坐在他的面前,各说各话,徐敬成笑呵呵的说道:「将军,您实在是多虑了,您急着召见我们,我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原来就是为了童谣啊。」

    他摇着头,「将军功劳卓著,又安抚百姓,深得人心,民间出现童谣来赞扬您的功劳,这再正常不过了。」

    「当初我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也曾有童谣夸赞他的勇武,他老人家还开心了很长时日呢。」

    黄法戳板着脸,他看起来比以往更加的沧桑,老去的速度越来越快。

    「若只是有一两起,或许是这样,可现在,周围十几个城池,乃至建康周围,都出现了类似的童谣,这就不能再说是民间自发的行为了。」

    「这有什么不对?您的功劳在大陈谁人不知呢?您先前击退齐人,已被众人所知,况且您又抓住了那么多的奸贼,将他们抢走的东西还给了各地的百姓们。」

    「要我说,童谣没有一句虚的。」

    徐敬成说着,眼里也满是敬佩。

    看得出,敬重黄法戳的不只是百姓们,就是这些将军们,对他也格外的敬重。

    黄法戳这个人很倔强,能做到他们不敢去想的事情。

    就比如说战船损耗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文皇帝时期就有了,文皇帝多次禁止,多次抓人,平息了一段时日,到陈琐时再次爆发,私下里的行为甚至都被搬上了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