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行记莫里吧唧

第286章 上邪(第2页)

 “钱呗,当然钱最值钱了!”张老樵脱口而出,“这么说来,那当官的对咱们是有所图了,故而使出了人儿计。”

 “人儿计是什么?”这次该宛儿听不懂了。

 “人儿计,就是美人儿计。”张老樵解释道,“只不过那银杏在我老头子眼里,看起来太过普通,故而就算那当官的派她过来打探虚实,也算不上使了美人儿计。”

 “可是架不住情人眼里出西施啊!”宛儿叹道,“不过,樵老,您的眼光也忒高了点,如果银杏都不算美人儿,那在您眼里,什么样的才算美人儿?”

 “丫头,你觉得问我这个老头子这种事,有意思吗?”张老樵呛道,“都说,只要是男人,不论岁数大小,都喜欢年轻姑娘,可是我张老樵却不同,要喜欢也是喜欢老太太。”

 说完此话,张老樵自己哈哈大笑了起来。

 “但是丫头,你这情人眼里出西施,这话说得好!”张老樵补充道,“都说酒后吐真言,这男人啊,有许多话,喝酒了之后都未必会说出来。可是,在自己喜欢的姑娘面前,那可就不一样了。一遇到自己喜欢的姑娘,姑娘问什么男人答什么,就算姑娘不问,就那么看着,男人的嘴都会松得像棉裤腰似的,往外突突地说心里话,那叫一个情不自禁,那叫一个情非得已!”

 “难以忘记初次见你,一双迷人的眼睛,在我脑海里你的身影,挥散不去。握你的双手感觉你的温柔,真的有点透不过气。你的天真,我想珍惜,看到你受委屈我会伤心。”

 宛儿记不得这首《情非得已》的旋律了,但是歌词还记得,一听张老樵来了一句情非得已,不觉把歌词背出了一部分。

 “丫头,你嘴里说的这是什么?”张老樵一听这么直白的话,问道。

 “我在背一首诗。”宛儿胡乱答道。

 “一首诗?这诗怎么不是四五七言的?”张老樵疑惑道,“这世上还有如此直白的诗?”

 “樵老,这就是您不懂诗了。”宛儿开始编排了,“这是上古的乐府诗,出自南方,作者叫庾澄庆。当初上古时,南方民族还未开化,不算我中原正统,所以此诗写得直白,直抒胸臆,而且还不是四五七言。您老以为,什么诗都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古的乐府诗?我确实不熟,不是汉乐府么?”张老樵道,“不过此诗虽然直白,但也押韵,符合诗的本质。”

 “诗的本质是什么?”

 “是歌。”张老樵答道,“诗歌诗歌,如果一首诗不能歌出来,又叫什么诗?汉乐府里,不是有一首《长歌行》嘛,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长歌行》,用的就是‘相和歌·平调曲’,可以长声歌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