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多元化的海城(第3页)
拿起这块电子表看了下,其设计的跟他小时候用的那些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看起来做工要好的多,表盘也显得更加精致而且时尚感挺强。
带在手上感受一下,即便他现在带出去,好像在现代也不算太落伍,反而有一种厚重感。
“这款还挺不错的。”
“嗯。。。这款手表的总设计师是一位二毛过来的老表匠,副总设计师是一位在大佬美专门搞时尚产业后来破产的一位老人,总之这几款手表都是他们设计定型的,我对这些手表的评价还是挺高的。”
彪哥也感觉这些手表,做工不错。
虽然在民国这边做成本有点高,但毕竟能带动更多劳动力的需求么。
也能提供大量的上下游就业。
“我也知道,现在这种石英机芯,还有电子表机芯,在广州那边,也就几块钱一个,咱们这边生产呢,平均每个表的达到十多块钱,但将来规模化成熟以后,这个价钱能降下来,更主要的是,带动就业问题。。。。”
此时陈书记跟彪哥想到一起去了,又聊了会手表,在看起另外几个托盘。
这几个托盘里装的东西,都是今年海城要上市的,也是今年他们主打的拳头产品。
从头看了一下,今年海城推出的小商品种类还真不少,除了拳头产品手表以外,还有太阳镜,一次性打火机,雨伞,手电筒,等等众多新品,足有十多种三十多样。
看的彪哥也只感叹,就算他也没想到如今自己的治下,能生产这么多的种类,这么多的产品。
陈书记拿起一个绣花针还有小纽扣来。
“就这种塑料的小纽扣,你知道在西方现在卖多钱?”
看着这枚晶莹剔透的纽扣,彪哥摇摇头。
天知道这玩意能卖多钱。
“咱们生产一个这样的纽扣,也就几厘钱,但在他们西方国家至少的在三毛钱左右。这他们还感觉咱们买的特别便宜,就算他们生产,这个价钱都生产不出来,这个绣花针呢。。。”
由于彪哥他们拿到的都是超过这个时代的技术,所以批量生产民生用品的成本,在这个时代可以说,那是相当的低,几乎都是意想不到的低。
这就导致,如今陈书记可以豪气的说,他现在的剪刀差可以割遍全球。
这也为了今年下半年一战做好了坚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