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落日满余晖

第174章(第2页)

 由此才能获得员工爱戴,获得所在区域人民和政府的尊重。 

 这一点在日本,尤为重要。 

 因为它可以决定选票,让公司喜欢的政客上台。 

 “此外,作为公司的高端人才。就算是产假结束,你也可以选择居家办公。” 

 “直到小孩1周岁。” 

 现在还不是互联网时代,居家办公也比较麻烦。 

 但专门为高端人才招聘1位负责跑腿沟通的新人,依然十分值得。 

 “条件这么好?” 

 “飞鸟律师是高端人才,值得我们付出。” 

 “嗯,谢谢,合作愉快。” 

 “我这百八十斤,以后就交给公司啦。” 

 飞鸟凉看着眼前宽松的条件,感动之余,忍不住开了个小玩笑。 

 “嗯,请放心,公司不会亏待任何员工。” 

 眼前的一切还只是小场面,随着手中资本的进一步增加。 

 他在未来,会向自家员工发放更多的福利。 

 飞鸟凉在律所还有未处理完的业务,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入职。 

 同时,她也要物色好一批合格下属。 

 这样才不会被边缘化。 

 毕竟通过和竹下雅人的聊天,她清楚的知道,自己并不是唯一。 

 这也正常,不会有任何大公司,会放心将法律事务全部交给一个势力。 

 飞鸟凉离开后,竹下雅人继续打电话联系,同公司有合作的几位重量级律师。 

 大多数都选择拒绝,但终归还是有人想要活的轻松些。 

 “西川桑,预计多久能正式入职。” 

 西川吉和是东京另一家知名律所的合伙人,经常帮忙处理星海半导体这边的法律相关业务。 

 竹下雅人本以为没有希望,没想到刚一沟通,那边就选择答应。 

 “一个月左右吧,事情还比较多。” 

 “了解。” 

 竹下雅人笑着点点头后好奇地问:“可以说说,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吗?” 

 “我儿子已经5岁了,但和我还是很陌生。我不想他今后也这样,想多陪陪他。” 

 “这样啊,理解。” 

 虽然大多数人更看重手中的钱财和权力,但确实有少部分人更关注家庭。 

 竹下雅人的学长,索尼的创始人井深大,就算是半个。 

 他将自己女儿患自闭症的问题,完全归咎于自己忙于工作。 

 为此,他直接退出索尼,将全部心思都放在家庭。 

 这种决心,少有人能做到。 

 除了飞鸟凉和西川吉和,竹下雅人又招揽了河野顺平、高宫良规两位顶级律师。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每一家公司,最少都需要2位顶级律师。 

 这样在面对法律纠纷,才会有更大的底气。 

 “老师,这件事只能靠你了。” 

 “你小子。” 

 井上邦彦看着自己最出息学生,露出的无赖模样。 

 没好气的说:“你现在这个样子,被学弟学妹看到,也不怕被笑话。” 

 “不可能,学弟学妹只会觉得亲切。” 

 竹下雅人抬起头反驳一句后,

转头看向一边的小助理。 

 “清浅,你说是不是。” 

 “诶,我?” 

 正在吃瓜的林清浅,没想到自家社长会将话题引到自己头上。 

 先是一愣,然后不好意思的说:“嗯,确实。” 

 “你看,我就说嘛。” 

 竹下雅人的表情十分得意,气得井上邦彦形象不保。 

 他大步走到青年身边,不怀好意的问:“哦,是吗?” 

 “额,那什么,老师。公司业务需求越来越多,非常需要精通法律方面的人才。” 

 “希望先生多帮我介绍几位。” 

 “钱可能没律所多。但公司稳定,并且休息时间长。” 

 竹下雅人担心挨打,连忙说起今天来的目的。 

 很多时候,该退缩就要及时退缩。 

 “哼,今天先放过你。” 

 井上邦彦也没想过真的处罚他,摇着头回到原来的座位。 

 这也正常,竹下雅人现在已经是大公司的社长。 

 自然不能再像学生时代那样,敲个脑瓜崩之类的。 

 “嘿嘿,谢谢先生。” 

 青年同样知道这一点,他这样聊天,主要是拉近双方关系。 

 因为随着竹下雅人地位的升高,两人之间的关系明显有些生疏。 

 井上邦彦不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自己这位最出色的门生。 

 青年发现了这一点,才会选择最无赖的方式。 

 目的很明确。 

 委婉告诉自家老师,虽然我现在有了一些成就,但老师永远都是老师。 

 “嗯,我试着帮你联系一下。只要全职吗?兼职可不可以?” 

 全职的井上邦彦也难找,兼职就不一样了,他可以找一大堆。 

 “兼职的?” 

 “没错,主要是学校教授。” 

 “学校教授,这个可以。” 

 竹下雅人巴不得学校的教授都挂名自家公司。 

 就算是他们不帮公司做事,青年也愿意。 

 知名大学教授本身,就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他们的人脉,可以帮助竹下雅人解决很多问题。 

 尤其是日本,这一特点更为明显。 

 因为日本是著名的政客、公务员、学者、资本家,四位一体的社会。 

 著名大学和学者手中掌握的能量,远远超过中国和美国。 

 这也和国家的规模有关。 

 国家越小,越容易实现学校方面的垄断。 

 以东亚三国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