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1007章 一〇〇五章 兵临卡特万(第2页)

 

艾哈迈德·桑贾尔大笑,对身旁的呼罗珊总督法里德说道:「耶律大石不过如此!传令全军,渡阿姆河,追击契丹残部!」

 

然而,法里德却皱眉低声道:「苏丹,此城……未免太容易得了。」

 

艾哈迈德·桑贾尔不以为然:「葛逻禄人既已倒戈,契丹人无险可守,自然溃退!」

 

草原风烈。数万辽军主力从撒马尔罕北撤后,迅速重整于卡特万北岸。主阵由萧查剌阿不与耶律朮薛统领契丹重甲步骑,正面迎敌;回鹘与蒙古兵绕至东侧小丘下,设火器与伏雷;康里·巴图率千余骑潜于灌木泽地,备突其粮尾;萧塔不烟驻于北丘高台,设战时中枢与火号阵眼。

 

最后,耶律大石亲率近卫两千于草原后段立「桃花石大旗」,示唐制重光之意,振军心、夸声势。

 

而撒马尔罕南门此时果然开启,塞尔柱七国联军将信将疑,在阿布·赛义德回报「唐军败走」、「撒地可得」的欢呼中,如潮水般朝北进发。

 

三月二十九日清晨,卡特万草原晨雾弥漫,七国联军主力已至阿姆河北岸,先锋部渡河。

 

塔吉丁·纳斯尔高声道:「唐军溃散,撒马尔罕尽得!草原无敌者,唯吾等穆斯林!」

 
但远处草原上,一缕号角声如鬼鸣初响,山丘间火旗渐升。耶律大石拔剑西指,沈声道:「今日,可为再战怛罗斯;亦可为新唐立国之战!」

 

晨雾渐散,黄尘蔽空,阿姆河北岸万旗齐展,如波涛起伏。七国联军二十八万之众,旌旗接天,战马嘶鸣。其军由三道主轴构成:

 

中央:塞尔柱大军十万,艾哈迈德·桑贾尔亲自督阵;

 

右翼:花剌子模、古尔、加兹尼等部十二万;左翼:葛逻禄降军三万,另有喀喇可汗与锡斯坦援军协同;

 

营外高丘之上,一尊黑色御帐横陈,其前黄金华盖冉冉升起,象征伊斯兰正统——艾哈迈德·桑贾尔已登基四十载,号称「两河与呼罗珊之主」,今欲再封「伊斯兰之剑」。

 

而在北岸原野,西辽大军已自撒马尔罕一路后撤三百余里,悉数聚于此间,皆为耶律大石嫡系部曲,以契丹、汉(燕地)、蒙古、鞑靼四族为骨干;东喀喇汗国降兵数万,则被留于高昌与虎思斡耳朵后方戒备,严防里应外合;大营五列为阵,两侧骑兵如翼,中央虎帐高张,「桃花石」之旗迎风猎猎,赤底金龙,唐制如故。

 

十二万号称三十万的契丹大军的双头狼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铁甲反射的寒光让阿姆河南岸的联军阵列微微骚动。

 

耶律大石勒马立于一处矮丘,身旁的耶律哲别眯眼望向对面——

 

塞尔柱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的金顶王帐下,二十八万联军的旗帜如彩色浪潮翻涌,最前排的古尔战象披挂锁子铁甲,象鼻上缠绕着新月标志的铁链。

 

日中之时,两军尚未交锋,忽有一骑高举白幡,自南军阵中出。骑上人满面胡须,披玄袍,乃桑贾尔苏丹亲书金印使者——阿布·萨拉赫·伊本·穆巴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