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强国之本(第2页)
他长叹一声:「你愿意留下,教教荆北的孩儿这些‘新知’么?」
岳云郑重其事地答道:「愿为大宋效力——不为赵氏天下,而为万民得安。」
岳飞凝视儿子良久,忽然露出一点笑意:「这话口气,倒真像你那位干娘。」又补一句,「比你爹当年还大。」
岳飞放下书信,看向窗外北方天空的星斗,目光温和中带威严道:「云儿,为父观你,乃天助大宋之麟儿!若你助岳家军稳荆湖,推疫苗,改良火枪,建高炉,造蒸汽机,定可北伐迎还二圣,重还开封龙庭!你干娘曾言,若赵氏官家坐回开封龙椅,明国便退出金陵,重回海上。云儿,你当为大宋效力,助为父完成此志!」
岳云低声回道:「孩儿不敢邀功,只恐父亲之志,未必真能达成。」
岳飞侧目看他,眉头一挑:「怎讲?」
岳云长叹一声,语气平缓却坚定:「明国不可征服,宋室不可复兴。此乃云儿日日思之、夜夜警之的结论。」
岳飞登时变色,喝道:「好你个逆子!你身为宋臣之后,又是岳氏子孙,怎敢口出此等丧气话?若你不说出个道理来,今日我不打扁你,便不姓岳!」
场边烛火跳动,岳云跪地,语气克制却不退让:「爹爹息怒,云儿不敢狂言。干娘教我数理化,授我电学化学,云儿旁观明国火车、轮船、疫苗,深知明国之强。云儿愿将所学献于爹爹,助蜀宋建高炉、造蒸汽机,然明国与蜀宋这种古代国家,本质不同,代差难逾,宋室复兴,恐越追越远。」
岳飞冷哼,目光如刀:「云儿,你昨日说,宋地可依你之学,建高炉,造火车轮船,甚至用电力,助岳家军北伐。既如此,大宋何以不能复兴?何以越追越远?你若无理,休怪为父不留情!」
岳云却依然沉稳,不急不惧。他顿首而拜:「父亲,云儿并非妄言逆志,只是——这江山之大势,非人力所可逆。」
岳飞沉声道:「那你说,明国纵是强国,何以就不能征服?」
岳云抬起头来,目光如炬:「父亲,明国强于制度,不止于器物;强于全民受教,不止于军械一端。孩儿虽年幼,却亲历舟山、金陵、台北三地,眼见那整整一代孩童,从小学起识算学、习格物、通地理、明天下之理。七年义务教育,使他们人人皆可入庠,千人可入府学,百人可登大学。」
「大学何以强?非独学术,而在于合作。」他越说越快,言辞如潮,「一个器械之成,有工程师定结构,有材料师合金属,有电学师通电路,有财会员筹费用,有政治院定法度。他们成百上千人共同推演、修正、实验,一年可走我宋十年路。孩儿虽记得炼钢之法,然若只我一人带回图纸,只能复制昨日,不可创造明日。」
岳飞怔住。
「那方梦华……」岳飞沉声问,「她既知你将所学带回大宋,为何不阻拦?」
「干娘说,」岳云的声音轻得像叹息,「‘火器需配火药,火药需配硝石。蜀地井盐卤水富含硝石,若能提炼纯度,宋军火器威力可增三成’。但她没说的是——」他拿起桌上的陶管疫苗,「这小小一支牛痘苗,从培养菌株到冷藏运输,需要三百余人分工协作。而大宋……」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这里,装不下整个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