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961章 河东剪影

天会九年八月初七,五台山附近的代州被一片苍茫的风雪笼罩。这座位于雁门关要冲的古城,如今已是金国在北疆的重要据点。与南方的太原府相比,代州的日常更显粗犷与森严,弥漫着浓重的金戈铁马之气。

 

代州城内,几乎每条街道都能看到身披厚重皮袄、腰悬弯刀的金兵。他们是镶红旗的精锐,由完颜银术可统领,负责监视北方的蒙古人和鞑靼部族。金兵们在城头巡逻,在街巷中策马而过,他们的通天辫在风中猎猎作响,眼神锐利而警惕。

 

天色未明,代州城的城门在寒风中缓缓开启。守城的金兵呵欠连天,铁甲上结满白霜。城外,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正赶着牛车,缓缓驶入城内。车辕上绑着几捆柴火,车板上堆着几袋谷物,显然是从附近的村庄运来的。

 

城门旁的哨楼上,一名金兵甲士抱着长枪,百无聊赖地望着远方。他的目光扫过城外的田野,只见白雪覆盖,一片死寂。偶尔有几只乌鸦飞过,发出刺耳的叫声。

 

「喂,就别想进城了!」

 

百姓们不敢怠慢,连忙加快脚步。其中一个老汉低声咒骂:「这狗日的金兵,真是越来越横了!」

 

城内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几家店铺开着门。一家面馆里,老板娘正吆喝着伙计往外端热腾腾的刀削面,蒸汽混着面香飘散在寒冷的空气中。

 

「来一碗刀削面!」一个穿着棉袍的汉子走进面馆,拍了拍身上的雪。

 

「好嘞!」老板娘笑着应道,「老规矩,加个鸡蛋?」

 

「加!」汉子咧嘴笑道,露出几颗黄牙。

 

面馆的角落里,几个商人正围坐在一起,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最近金兵在抓'发匪',连小孩都不放过。」一个戴着毡帽的商人压低声音道。

 

「可不是!我表弟在平阳府做生意,上个月被金兵抓了,说是'发匪',结果发现是个做生意的,差点没被打死。」另一个商人叹了口气。

 

「现在这世道,谁还敢露头?」第一个商人摇了摇头,「还是老老实实做买卖,别惹事。」

 

城中空地上,金人子弟们在风雪中进行着严酷的骑射训练,弓弦崩裂声、马蹄飞溅声此起彼伏。即使是年幼的孩童,也在父兄的指导下,学习着如何操控弓箭,如何驾驭马匹。他们是被期望成为未来巴图鲁(勇士)的苗子,体魄和战斗技能是他们立足的根本。

 

在金兵的铁蹄下,代州的汉人生活更加压抑。这里是金国推行全民剃辫政策的先行之地,凡是未剃发者,皆会遭到残酷的清洗。因此,城中的汉人几乎都顶着与金人无异的通天辫,但他们眼神中的麻木和顺从,与金人旗丁的傲慢与凶悍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每月一次的「献鸡日」。

 

这是金人天会七年后推行的新制。根据完颜吴乞买的诏令,凡编入奴籍的汉户、契丹户与渤海户,皆需于每月初七向所属旗丁上贡活鸡一只,名曰「供养军户,厚实边防」,实则是对被征服者的象征性役使。

 

这一天,代州城的东门口总是格外热闹。黎明未至,雪尚未停,农户们已裹着破旧皮袄,揹篮提笼地聚集在郊外。他们的脚步沉重,鸡笼里的公鸡咕咕乱叫,夹着几声胆怯的咯咯呜鸣,像是在抗议,又像是在哀求。

 

与太原府的农户进城献鸡不同,在代州,往往是金人旗丁直接下乡,粗暴地从汉人奴户手中夺走鸡只。那些被夺走的鸡,很快就会成为金兵们餐桌上的鸡汤。这种强制性的掠夺,不仅满足了金兵的口腹之欲,更是一种赤裸裸的权力展示,时刻提醒着汉人他们作为「牲口」的地位。

 

城外的田野上,风雪肆虐,一片荒凉。几个衣衫褴褛的难民正拖着疲惫的脚步,缓缓前行。

 

他们中有老人,有妇女,也有孩子,个个面黄肌瘦,眼神呆滞。

 

「前面就是代州城了,咱们快点!」一个中年男子催促道。

 

「可千万别让金兵抓住了!」一个妇女低声说道,「我听说最近金兵在抓壮丁,连老头子都不放过。」

 

「唉,这世道,活一天算一天吧。」中年男子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