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937章 蜀宋日常
晨雾笼罩锦江,成都府的城墙在薄雾中若隐若现。都江堰的渠水潺潺流过城外稻田,滋养着蜀中沃土,却难掩市井间的萧条气息。行在宫阙虽不及临安恢宏,却也雕梁画栋,隐约传来太监低语与朝臣争辩的声音。蜀宋偏安于此,成都成为这正统王朝最后的灯火,承载着士绅的旧梦、官员的权谋、军人的忠义与平民的挣扎。
天色微亮,城南卢氏大宅的书房内,卢氏宗族的长老卢秉直正与一众士绅议事。卢氏自江南逃至蜀中,带着金银与典籍,买下百亩良田,成为成都府新贵。他们身着宽袍,头戴方巾,却眉头紧锁,案上的茶盏早已凉透。
「明教的『虚君共和』,真是妖言惑众!」卢秉直拍案而起,须发皆张,「那方梦华不过一女流,竟敢让女工进厂、女童读书,坏我纲常!如今江南士人尽奔蜀中,吾辈当守正统,岂可让火器之术污我圣道?」
座中一位年轻秀才,姓陈,来自交趾,轻声进言:「卢公,火绳枪虽为奇技,却能御金人之炮。张俊将军试制已成,若朝廷推广,或可保仙人关无虞。」
「荒谬!」卢秉直瞪目斥道,「技进于道则忘本!火器渔樵皆可称兵,岂非乱天下?秦相公已言,当以和制衡,守成都天险足矣!」众士绅纷纷点头,却有人暗自叹息,思及家中囤积的粮食与金银,无人愿为军器局出一分力。
卢氏宅外的街道上,仆役挑着米担,低声议论:「听说岳太尉在江陵与明国互市,朝廷疑他与那方妖女有私。哼,士大夫只知争论火器,哪管我等粮价日涨?」
行在宫中,朝会正烈。赵构端坐龙椅,面色阴晴不定,秦桧立于殿侧,目光如鹰。今日议题,乃军器局迁至三峡兵站后,火绳枪试制的进展。张俊一袭戎装,拱手禀报:「陛下,臣于阆中试制火绳枪五十支,虽可击发,然硝硫匮乏,工匠难觅,难以量产。」
实事派领袖赵鼎进言:「陛下,金人之牛皮铜炮、伪齐之三眼铳已成大患,仙人关危如累卵!若不速推火器,吴玠将军恐难支撑。臣请拨库银三万贯,征蜀中铁匠,助军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