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927章 再图蜀宋(第2页)

 

东海道——「这一环沿大陆东岸,控济州、冲绳、台湾,皆已筑港设防。其中以台湾最为关键,可南控吕宋、北制闽广,如雄鹰俯瞰中原海岸线。」

 

南海道——「南海群岛遍布矿产、热带作物与香料,且具备深水良港,不怕季风台潮。若经营得当,不但能自给自足,还可借海贸连通天竺、苏门答腊、波斯湾等地。」

 

完颜银术可低头不语,缓缓道出一句令众人脸色沉重的话:「这三环若稳,则明国便是……三重天命。」

 

众人静默无语。久而久之,终于还是完颜吴乞买一掌击案,低喝一声:「俺们错了。」

 

他抬起头,目光如刀,语气如铁:「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用祖宗打辽灭宋的战法对付明国,以为他们是东吴鼠辈、是南朝、是守江自保的富庶之地。但实情是——这是个能打能守、能退能进的海上霸主!」

 

完颜宗翰缓缓点头:「他们不是东吴……更像是那个卧龙出山,夺荆州、取益州、还想过江攘北的——季汉。」

 

韩资正补上一句:「不,是后方有三个荆州的季汉。」

 

完颜吴乞买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此次停战还有不到三年,等他们铁路修到开封、船坞造到吕宋、火器量产再翻一倍——你们觉得,那时候还能挡得住他们的北伐吗?」

 

众人无言。

 

「蜀地若可夺,是大金最后一次可以靠陆权封锁明国的机会。若不可夺,那么……中土三分将成为常态,金、明、蜀三方角力,便再无一统之机。」

 

「蜀宋跟我们毕竟有《当阳和议》,这次只能让刘豫帮大金去试其虚实,若能破关,我们全线压上必可灭之,若不可灭,继续当作无事发生,说服蜀宋维持联金抗明之国策。」

 

开封,旧宫别院,本为北宋皇城一隅,如今是伪齐皇帝刘豫的居所。亭榭虽存,却无帝王气象。墙角枯藤交缠,残瓦破窗,四处透出荒败与寒凉。堂内设席,金国特使完颜蒲家奴披貂而入,身后随侍数人,腰刀未解,步伐沉稳。

 

刘豫正在案后伏读《尚书》,见使者至,忙起身行礼,面上堆笑,恭敬如昔。

 

「蒲大人远道辛劳,刘某不胜荣幸。」

 

「陛下客气了。」完颜蒲家奴面无表情,「今日奉燕京诏令,特来与陛下商议西南之事。」

 

刘豫闻言,神色微变,却仍恭敬地亲自为完颜蒲家奴让座、奉茶。随后两人相对而坐,四周随从尽皆退下,只余两人低语。

 
「当今南朝明国虽休兵未动,然其修路、整兵、炼器诸事不辍,五年之约恐难久守。」完颜蒲家奴低声道,语气中透着警惕与不满,「此局若不先动,则后动者败。」

 

刘豫垂首道:「明国本非寻常敌人。两年前徐黄之战,我军与大金皆陷泥泞,损失颇重……今若再战,须谋定而后动。」

 

「正是此意。」完颜蒲家奴淡淡道,「明国未动之前,若能先剪一翼,则局势可控。眼下蜀宋孤悬西南,四面受制,其与明国虽有往来,然山川隔绝,未有实援。今欲请齐国出兵襄阳,向巴汉之地试探一击。」

 

刘豫抬起头,眉头微皱:「大人之意,是令我大齐对蜀宋先发试探?」

 

「正是。」完颜蒲家奴轻抚腰间玉佩,「陛下名义为中原皇帝,出兵灭宋,乃是恢复旧疆,顺理成章。倘若蜀宋仍弱不禁风,我金国自当顺势而下,三面攻伐。若其忽有异变、藏锋未露,亦可早作评估,不致误判。」

 

刘豫沉默许久,方低声道:「刘某虽为陛下,然朝中将吏多畏战而安逸,若无金国明令支持,恐难动其心。」

 

「可赐金符一枚。」完颜蒲家奴言简意赅,「开封兵力虽不强,但齐地尚有十万可用之兵。北兵久未征战,正可南行磨砺。」

 

刘豫闻言,抬眼问道:「倘若蜀宋非昔日弱国,反而暗藏杀机,则大金可愿助我?」

 

「金国不会坐视蜀宋成势。」完颜蒲家奴冷然一笑,「若其仍是那求和伏首之辈,一击自溃;若其敢战,则正好引其倾力于西,可让明国西顾不能北援。」

 

刘豫低声计算:「若能攻下巴东、宕渠,占据白帝城以临川汉,再筑栈道连贯巴南,便可制其咽喉……」

 

蒲家奴点头:「正是此意。蜀中虽险,然其北门向来为弱。刘陛下若能开其缺口,将来不论胜负,皆为大功一件。」

 

刘豫深吸一口气,放下茶盏:「好,此事……刘某应下了。」

 

蒲家奴起身,掏出一枚铁制虎符递上,冰冷沉重,如命令如誓言:「出兵三月内,必须有战果。无论攻取地区或斩获兵将,皆须具报。三月之后,金军是否参战,自看齐军之功。」

 

刘豫接过虎符,沉默片刻,道:「齐军可动,然请允刘某遣人前往汉中一带探查虚实,另调梓潼、南阳屯军为备。」

 

「可。」完颜蒲家奴转身,迈步而出,「但切记,蜀中若能一战灭亡,天下便无可与我金国争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