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第九〇九章 铁道总章
今日议程:表决《铁道总章》及第一批拨款法案。此议案攸关全国铁道布局,不仅牵动钱粮,更涉及各地荣辱。国会自永乐十一年冬便密议数月,今日终于迎来决断。
总章文本由内阁与震旦大学铁道院共同拟订,确立铁道兴筑为「国策首务」,并明订:国道(干线)由国家拨款兴建、运营;郡道(支线)得由地方议会提案、国库补助;所有铁路须接入国道网,统一轨距、联号营运;铁道建设须同步开展沿线邮务、通信与驿站系统。
此「总章」大体无异议,一经宣读,元老院九票全赞,众议院也迅速通过。
但随后的拨款法案一出,议场气氛立即紧绷。
法案中明确列出:首年全国拨款六百万贯;其中二百万用于既定之金陵—润州—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线;南路支线:太平—宣州—湖州—秀州—杭州及分岔入沪支线,获拨款一百五十万;太湖西侧联络线(常州—宜兴—湖州)另拨款五十万;另外一百万贯预算,淮南线与岭南线,两地择一先行。
议长包完刚宣读完毕,寿春代表刘继元便猛然起身:「此案不公!」
「岭南上年方获『南疆开发条例』,粮赋、军政、学堂、港工无不先行一步,今又夺我铁道拨款,是何道理?」
对面韶州代表钟伯谦冷然回击:「寿春去岁骚乱,自毁民心,尚有脸争此?岭南诸郡民力渐兴,广州为南洋门户,若得铁道直通江西,则货可内转、兵可南下,国之利也!」
「国之利?还是岭南之利?」滁州代表贲晶良冷笑,「若不是国会上一年滥拨岭南款项,寿春又岂会闹起民变!」
此语一出,全场喧然。
方梦华坐于元老院后排,眉头微皱。她未出言,只在记录纸上写下一行小字:「两方皆有理。此争不在是否该修,而在何时先后。」
会议继续,工务大臣祖书林缓缓起身。
「诸位,今论铁道,争点在序,不在是非。朝廷之策,非一时一地之利,而须百年之势。」
他指向墙上地图:「今岁既已开江东之路,明岁可通太湖与杭州。若再南下岭南,则一脉自金陵达沪杭,再由南路达广东,三十郡可纳为一线。」
「至于淮南……」他语气顿了顿,「当以明年开春列为重中之重。若两地争议不解,则议会可于今日另设『备用拨款』,先拨五十万贯封存,由双方于半年内提出具体工程图与地勘报告,于秋议再审先后。」
这番提议稳妥宽和,众人面面相觑,终于点头。
最终修正通过如下:岭南线与淮南线各得五十万「预拨款」;半年内完成可行性报告与勘测,由国会秋季再议决优先顺序;其余干线与支线,按部就班实施。
散会后,方梦华望着空荡的议场,只轻声喃喃一句:「铁道既是脉络,也是考验。考的不是技术,是我们这个国家,到底有没有同舟共济的觉悟。」
她回身,步入帘后,新的路图已展开。
国会通过法案后已过两日,天气转暖,金陵春雾弥漫。元老院会议室内,方梦华召集核心幕僚,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