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890章 傣人南下(第2页)

 

雨季初歇,万物润泽,景栋平原上的稻浪随风翻滚如海。大寨中央,白象铜铸、金纹缠绕的「会鼓」悬于神坛之上,三日三夜未曾止息。这是远征前的召集令——只有在族运兴衰、生死转捩之时,才会擂动的声音。

 

景栋土司绍帕芒阇耶立于鼓前,身披蓝金丝织袍,头戴孔雀羽冠,手持以祖先骨制成的权杖。他沉着而威严,望向远方通往怒江的山路,眼中藏着期盼与谨慎。

 

他身旁,将军帕那伽跋已整装待发,铜甲下的肌肉如山,腰佩祖传的弯刀「裂稻影」。他是景栋五百象军与千名掸战士的统帅,声如雷吼:

 

「大理的傣兄弟已整军南下,只待怒江象队到此,我军便可三路并进,先攻哈利奔猜,再合围罗涡!」

 

旁侧女祭司南娑婆娑则缓缓走上前,她身穿绯红罗纱神衣,额饰金叶,两手高举洁白稻穗与银砂碗,口诵《象神之约》:「地与水为盟,象与人为一,钟鼓所向,雷声为军,我等当开万里之途,于湄南立神授之国。」

 

稻香与沈香混合的烟气在她四周缭绕,令大帐中气氛凝重又神秘。

 

高僧阿阇梨悉梨双目低垂,于竹案上展开一幅细密地绘制的《远征图》:东路渡湄公河者为象兵主力;中军经义屯、攻哈利奔猜;西路由怒江军领先,与大理王军密切呼应。悉梨缓缓言道:「高棉已衰,交趾人鲸吞水真腊,吴哥空有神庙,民心涣散。此乃天命之时,傣人应顺流南行,不是为侵略,而是复兴。」

 

就在这时,外帐传来象铃大作,信使芒维阇尼风尘仆仆入帐,身背鼓袋,肩挂青铜号角。他单膝跪下,声音急切:「报——怒江军已至澜沧江北岸,象蹄成列百余里!召坎哈亲率两万人马、三百象队,三日内可抵景栋!」

 

众人闻言皆震,绍帕芒阇耶微微点头,眼神如铁,语气沉稳:「好!既如此,命——」

 

他高举权杖,鼓声倏然止息,帐外数万人屏息。

 

「三日后,于景栋南郊大会盟,傣人诸部一统旗号——南征开始!」

 

随即铜号齐鸣,象群踏地而鸣,号角声与万人呐喊汇成一片滚雷——「泰,将起于此!」

 

雨季初尽,云开日朗。浩荡象队自北南下,激起千堆尘土,随军旌旗在风中猎猎如浪,彷佛连山林也为之震动。景栋与永昌两军在澜沧江与南汀江交会处的宽阔草原上会师,号称三万傣军与千象并列,一时万人空巷、族人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