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淮南之乱
方梦华亲临听政,身着素色官服,面容平静如湖,内心却已有预感。
今日所议,乃《岭南垦殖开发条例》——大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正式将国家战略重心南移,开发新并入版图的三广(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和交趾十二州新建的广南南路)地区。
方梦华缓缓扫视议场,心中叹道:「淮南诸议员必不甘心。」
果不其然,议案甫一宣读,承州众议员韩起身先发难,拱手冷声道:「首相,元老诸公。淮南自开国以来,血战金人,尸骨盈野。去年北伐,收复故地,然百废待兴,户口凋零,田畴荒芜。今国家竟弃我如敝屣,独厚岭南!岭南地瘴气蒸,人烟稀少,何德何能,得享先举?」
韩起话音一落,堂下淮南众议员纷纷拍案,群情激愤。
而岭南代表、几十位新晋的三广议员却沉默以对,神色或冷或嘲。
元老院中,几位老资格贵胄轻叹,明知这股怨气非一日之寒,实则早埋下祸根。
淮南本是大明恢复中原的门户,人口因金兵南下时大肆掳掠而凋敝,虽去年自金国议和归还了六十万北人,但那些人多是剃过辫子、曾为奴隶的冀东、鲁西之民,夹杂异音异貌,本地人视之如洪水猛兽。
「淮南新民」被排挤在田亩之外,只能作佃户、雇工,社会矛盾日深。
而如今,朝廷竟将巨额银粮倾斜岭南。对淮南士绅、百姓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天下归心乎?不见得,天下怨气,已成山洪!」
即便如此,《岭南垦殖开发条例》在元老院和三广地区众议员支持下仍勉强通过。
方梦华在签字时,笔锋微顿,心知今日之后,淮南必有大变。
果然不过半月,风声骤起。
舒州、寿春、和州一带,夜间私聚者渐多;泗州、盱眙、滁州、巢湖,盗贼四起,暗标「兴复」旗号;更有甚者,怀远、颍上之间,冒出一支自号「真宋义军」的贼军,打着恢复大宋旧社稷的旗帜,招募流亡,横行乡间。
而这一切骚动,背后都有金国细作在暗中推波助澜。
自从金明停战之后,完颜宗翰便命暗探潜伏江淮,密植势力,静待今日。
更有传言——「大金已许诺,只要淮南起兵反明,便可趁势再度册立淮南新王,一如刘豫、刘光世。」
金陵兵部会议室内,密奏如雪飞至。
一名衣甲未解、满身风尘的信使跪地高呼:「启禀首相,大事不好——舒州、寿春、滁州数十县同日暴动,流寇聚众数万,杀吏破仓,已攻占数州县!贼首自称‘义兴王’,传檄四方,号召天下反明!」
方梦华闻报,脸色微变。
她立于窗前,望着金陵城外连绵春雨,心中冷然:「淮南这把火,终于烧起来了……」
她低声道:「传令陆行儿、管仲孙、陈箍桶,即刻整军渡江,以安淮南。凡叛乱之地,斩首贼首,安抚百姓。而背后挑拨者——金人——也该给他们一点教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