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阳武口之战
王燮素以宽厚自持,然于军务极严。至岳州后,观洞庭水势浩瀚、泽脉万条,知贼兵若鱼得水,不可轻敌,遂定策:自下游水路主力正面压迫,由右世达率两千轻舟兵北上鼎州,自上游迂回包抄,会合程昌寓所部,一东一西,夹击贼首杨幺。
右世达兵轻行若电,腊月十五夜过澧水密道,十九日抵鼎州,隐于枯林间。杨幺却早得湖上渔人密报,已布伏于桥口以东,水路两侧芦苇间藏有车船巨舰与火炮部队。
腊月二十九,王燮水师由岳州东门下水,战船五百连营。日暮风急,舟行至桥口水口,忽闻两岸号角齐鸣,湖面上百艘高大车船横列中流,船体装甲以牛皮裹铁,楼舱三层,居高临下。车船后部巨木辘轳转动,两翼展出火箭与火雷筒阵。
王燮惊诧:「此辈果然学方明之术!」
未及整军,杨幺亲率前锋十艘车船,拉开楼炮门户,火罐接连投下,水面烟雾四合,火光连天。神武后军统制部兵欲进不能,退无可退,一时间舟船互挤,搁浅翻覆者十余艘。
王燮中军旗船尝试发动弩箭反击,奈何洞庭冬水湿重,弩矢无力,飞不及敌船楼板;而湖贼火罐中竟掺杂夹胡桃,中者窒息翻倒,喊杀声与水声混作一片。
是夜,右世达部赶至桥口北岸,未及与主力合击,已见烟云中旗船撤退。王燮披甲登岸,汗湿重袍,喟然道:「此贼有备而来,非寻常水寇也!」
是役,王燮军折损舟船七十余艘,阵亡三千余人,洞庭湖水一夜血红。杨幺趁势招降当地乡兵,湖西、澧阳、君山一带州县震动,风传「大楚军已炼天雷,欲夺岳阳、控荆州矣!」
腊月三十,王??亲率神武前军万余,自江陵陆行南下,涉雪过石门,抵鼎州后不敢轻进,观上游地形与湖湾水脉,断定杨幺主力必藏于上游诸寨,遂布「逆击之阵」,将军程昌寓领五千精兵由西岸酉港间道进发,以牵制贼军主寨。
王??自则留兵三千于洞庭湖口、牌口、章江口等三处水路要冲,设伏兵以待——计在诱杨幺自上游奔逃,下游伏军一举切断归路,擒其本营。
是谓「上诱、下断、中击」之策。
然杨幺早于前月已得商贾水客密报,知王??有上中下三路合击之意,遂设反计。
他假意恐慌,命人奔走酉港,将大楚水寨之妇孺老弱、粮草船舰悉数迁出,佯作大营空虚。又选精兵二千伪为败卒,扶老携幼,引宋军深入,转移敌军视线。
同时,他亲自督制「流舟伏击」之计,选车船八艘,布于湖西岸草港内,用蒿草覆顶、灰布遮旗,撤去船舰标志,满载火药毒藻雷罐、火箭火弩之器。
腊月三十夜,大楚水兵四千乘此车船八艘,自上游酉港放流而下,偃旗息鼓,顺风潜行。每船系铁锚于舱底,沉于水中一半,仅留上层楼舱可藏兵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