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南国重心(第2页)
「因为不只是科技差距,而是生产力与人口密度的碾压。」方梦华缓缓起身,手扶剑柄,「金人不过是粗壮的野兽,刀剑与箭矢便是他们的全部,而我们是制造机器的民族,机器不会背叛,机器会日夜不息。」
她望向南方滚滚山林,眼神锐利如电。
「这五年,他们会偷学技术,我们会生新秩序。」
「将交趾纳入大明,不是为了疆土,是为了人口与秩序,是为了从今天起,我们能拥有一个再也不可分割的南方。」
「等到我们的蒸汽船开出马六甲,我要让全世界知道:真正的天下重心,早已不在北地。」
升龙既下,焚烟未散,杜倚兰便率安南军稳定城内秩序,接管府衙库藏,重新划分坊市营伍。明军主力分赴诸道,国威州、大黄州、峰州、烘州等地纷纷不战而降,守令望风而靡,军民多以「顺天命、避涂炭」为由,自开城门,迎接「大明天朝重建交州」的旗帜。
数日之内,一式格式整齐的红榜贴满街头巷尾、庙宇学馆、官署城门。
红榜标题赫然写着:「奉天承运,大明天朝重建交州」,下附四法齐颁:《田税法》《商税法》《婚姻法》《教育法》,与去年平定江南后在江东、福建、两浙等地实施的法令无异。榜文清晰,以汉字喃字双语撰写,并附图解,便于各层民众理解。
交人初读此榜,多半狐疑不安,私下议论四起。
——「怎么田一百亩以下就全免税?真的假的?」
——「寡妇改嫁不再罪?休妻要经审查?这还叫男人过日子吗?」
——「听说小娃子读满七年义学,就跟旧时的秀才一样了……还包教包饭?」
有小民偷偷跑去试探新任里正:「这法,真要实行?」
里正回他一句:「真做得比说得还快!你家地册今天刚造完,明日就送来登记。」
士族阶层则不免惶恐,尤其是李朝时期受封的地方宗室与大地主。
——「税率九成?叫我们还活不活了?」
——「明寇朝廷这是逼我卖地逃命啊……」
但与去岁南宋初降之民情一般无二,真正对新法表现出最大热情的,是那些贫苦农夫、贩夫走卒、寡妇孺子、杂姓芒人。
升龙南郊,一处义学刚开办,数十名童子席地而坐,听女先生诵读「大明辛未宪诰」。一旁老翁捋胡叹道:「老夫活了五十年,头回见读书不用钱,这世道,是变了。」
市井女眷也频频聚谈,有人感慨:「天朝虽强,但这回是真来治咱,不是来抢咱的。」
也有人半信半疑:「不知能好几年?」
至于逃亡山林的芒人部族首领,在杜倚兰派人以母语悬赏招抚后,也陆续下山。
城门外,征舜燕率越女军已换上明军制服,成为安南军一支新编部队。她站在皇城旧址高台上,冷眼望向四野百姓,低声道:「我们输了……但若这法能护我越人之身,输也不算羞辱。」
交州初定,田税新法施行月余,红河三角洲自南而北、由城而乡,万千贫农奔走相告,争先恐后登记地册。自丁朝以来一亩收五税的苛政,一朝尽废。新法明定:百亩以下田土一律免税,且无人头差徭,凡耕者皆为国民。此言一出,贫民如释重负,纷纷朝天三跪九叩,感恩金陵女官家之仁德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