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水真腊
「港口在这里,内湾水深,可泊千艘;山脉在北,利于筑炮台与蓄水。」陆军师长黄昊白手持海图,低声陈述。
呼延庆点头:「富国岛,昆仑岛,两地互为犄角,便是大明经略南海的双翼。」他一挥手,早在岸上布好的筑城队开始动工。混凝土基础、棱堡样式的炮台与大型仓库如破土而出的石兽,逐步在椰林之中成型。
而海面上,接续而至的,是一艘艘安南军载着屯田兵与开拓者的帆船。他们不是来征伐的士兵,而是要在九龙江流域上创造新家园的拓荒者。
九龙江的支流如蛛网般伸展至大地腹心,每一条水脉边,都有一个新的屯兵点落成。杜英武派出的安南军分队分别选址设镇:在濒临占城国的海口、水运便捷之地建边和镇,作为军屯与粮运中心;在沙洲与丘陵间设定祥镇,预备转为农业自足型聚落;永隆镇选于旧水真腊交易地,作为未来南方市镇核心;龙川镇则处于内河交汇之地,为军事与贸易双用据点。
每一镇落成,便立新式的明制校场、驿站与文庠,为的不是征伐,而是要在此地深根。
但最终一战,来自西南。
澳盖,这个位于九龙江最南支河口、紧邻富国岛的小村落,原为水真腊的一个滨海据点,由几个部族共治,以采珠与捕鱼维生。当安南军从西南角突入时,这些部族联盟急调族中勇士防守,但怎敌得过配备轻炮的明制步兵?
三个时辰战斗后,澳盖陷落。
杜倚兰亲自率安南旧部于澳盖遗址祭奠战亡者,然后举起一面鲜红的军旗:「此地即为我粤南之南疆,此地即为我新国之门户!」
新城命名为河仙镇,一为纪念九龙江入海之河神传说,二为祝愿这座南疆港口,未来能为粤南国带来祥瑞与通商之福。
同时期,呼延庆在昆仑岛修筑的「南望台」也宣告完工,高悬明国号旗与红色信号灯,成为整个南海航线的新地标。
富国岛、昆仑岛、河仙镇,如一串明珠锁住整个暹罗湾南口。
而在密林与滨海之间,一条以边和镇为首、河仙镇为尾的南拓走廊已初步形成,大明与粤南国的旗帜,在这块千年未开的土地上,开始飘扬不息。
夕阳如血,渲染了整个水真腊中部的湿热平原。熊志宁披着蟒纹铁甲,坐在一匹汗如雨下的战马上,望向远方尘雾翻涌的地平线。那是象群来临的声音,如地龙翻身、如山崩地裂。
「前锋回报,高棉象兵已出现在八里外的毗耶陀补罗平原,编为三阵,前排铁甲,后列拥弓与梭标的轻兵。主帅确实是那个叫‘毗湿奴库玛拉’的高棉将领,」斥候一膝跪地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