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议和条件(第2页)
赵构端坐在御榻上,脸色苍白,一双手死死抓着龙案的边角,指节泛白。殿中鸦雀无声,众臣看着案上的议和书,心头沉重如铅。
「江南国主,镶绿旗主……」韩世忠捏紧拳头,咬牙切齿,「这狗鞑子欺人太甚!居然要陛下屈膝事金,连刘豫那狗汉奸都在咱们之上!」
「两百万两岁币……如此巨款,江南如何负担?!」张浚怒不可遏,猛地拍案而起,「这比澶渊之盟还苛刻十倍!若答应,大宋还有何颜面自立?!」
朱胜非亦拍案而起:「金人狼子野心,简直是要断我朝生路!若陛下答应此议,民心必然崩溃,各地变乱蜂起,金军尚未来,江陵自己就要先乱了,便是退入蜀中亦难得安生!」
宰相赵鼎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缓缓道:「完颜银术可此刻狮子大开口,不只是趁火打劫,更是要彻底压垮大宋,使我朝沦为傀儡。」
吕颐浩叹了口气道:「官家,诸公言之有理。我大宋纵然艰难,也不能丢了国体。倘若今日屈膝,天下人都会视陛下为刘豫第二,到时便是两难——不降,则兵祸更烈;降,则民心不保。」
赵构的脸色愈发难看,他颤声道:「可是,如今朕能有别的选择吗?」
汪勃跪伏在地,声音悲哀:「臣在襄阳城被晾了数日,金人故意羞辱。如今北有金军,南有钟楚,东有方明,江州已落入明军之手,臣等再如何不甘,亦不得不承认——我大宋已陷绝境。」
赵构的目光在殿内扫视一圈,看着群臣或愤怒、或沉思、或绝望的表情,眼中闪过痛苦。他当然不愿称臣!可若不答应,金军只怕会倾巢南下,而朝廷,已无力再战!
许久的沉默后,赵构低声道:「若不答应,金军会不会……杀过秭归(封住入蜀退路)?」
赵鼎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目前金人之所以仍与我等议和,是因南北局势尚未明朗。若此刻我朝坚决不从,金军便可能联合刘豫,由襄阳直取荆门,甚至兵临江陵。」
赵构听罢,脸色瞬间煞白,后背冷汗涔涔。他看向韩世忠,声音有些颤抖:「韩卿,若金军大举南下,江陵守得住吗?」
韩世忠沉默片刻,终究还是缓缓摇头:「陛下,金军若倾力南下,我军难以独守。岳太尉尚在鄂州,但若无增援,恐怕难以独挡金军主力……」
殿内气氛凝滞。所有人都明白,南宋如今已是风雨飘摇,稍有不慎,江陵亦可能步汴京后尘。
赵构闭上眼睛,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痛苦地道:「朕……朕怎甘心如此受辱!」
赵鼎沉声道:「陛下,若我朝苟且偷安,或可存一线生机。然若应允此约,天下人必哗然,军心民心皆会涣散。」
「那朕该如何是好?!」赵构终于失态,猛地起身,眼中充满挣扎,「若不答应,江陵一破,朕便再无立锥之地!」
殿中再无人能回答。
赵构面色铁青,内心惶惑不安。他本以为完颜银术可会给南宋一条体面的生路,可这条件比当年徽钦二帝受辱之时更甚,竟要他自降身份做刘豫的弟弟!
他当然不愿意屈辱求和,可眼下的局势,实在是叫人喘不过气来。北有金军压境,南有钟楚起事,东边明军北伐又声势浩大,整个南宋已是风雨飘摇。他能退到哪里去?若真如朱胜非所言,退守蜀中,真能有一丝安宁?
大殿内陷入一片沉默,唯有烛火轻轻跳动。
汪伯彦作为一向主和的代表,见群臣激愤,缓缓说道:「此议确实不妥,但如今朝廷内忧外患,若再不议和,只怕江陵也守不住。」
「那汪相公可有更妥善之策?」赵构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希冀。
汪伯彦沉吟片刻,轻声道:「臣以为,眼下应当设法拖延,并非全盘拒绝……」
「拖延?如何拖延?」赵鼎冷哼,「金人既然敢开出如此苛刻的条件,焉能不防我朝借机推脱?汪相公若无具体方案,这种空话又有何用?」
汪伯彦语塞,一时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