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730章 血泪西行(第2页)

 但明国并未对他们进行斩首等极端刑罚,而是采取了一种更有效的惩罚方式——全族流放南海道。 

 「你们不是要封建领地吗?去南海道吧。」 

 这些江南世家原本在江南富庶之地养尊处优,到了南海道,却发现那里仍是原始丛林、瘴气横行的荒岛,到处是湿热的泥泞和未开垦的山地。他们的侍从和佃农虽然被一同遣送,但再也没有了昔日的封建权威,必须亲手开垦土地,建立生存之所。 

 更残酷的是,明政府在流放他们时,刻意将每个宗族间隔三十里安置,让他们彼此难以串联。在原始环境中,活下来已是最大的挑战,更别提什么复辟反攻了。 

 他们不再是江南的士绅,而是南海道的荒野求生者。 

 永乐十年三月,江南的风雨季来得格外早。淅淅沥沥的春雨打湿了青石板路,也冲刷着那些惶恐不安的人心。 

 自从各地地主策动农民起事失败、同党纷纷被流放南海道后,剩下的守旧派仕绅们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深知,自己的田产、宗族、学堂都已经被新政彻底瓦解,若还不尽早逃亡,迟早也会步那些被流放之人的后尘。 

 但他们不甘心被送去南海道的荒野开荒种地,更不愿成为明国新秩序的顺民。于是,一个新的逃亡计划悄然成形——他们要逃往赣江以西,进入尚由南宋控制的地界,重新投奔赵家天子,以求重建士绅的荣光! 

 然而,这条路,并不比南海道更温柔。 

 徽州老牌望族程氏家主程仲远披着一身雨水,急匆匆地走进宅院内堂。 

 「家主,外头乱得很啊……」一个家奴低声道,「城中那些富户都在往西走,听说去江西,路上全是人。」 

 程仲远沉着脸:「还能不走吗?伪明的鹰犬已经开始清算剩下的士族,我们再不走,田地也会被查抄,学堂也办不下去,难道要坐以待毙?」 

 「可家主,这一走,程家几代基业就都没了……」 

 「基业?!」程仲远猛然瞪视着家奴,「只要人活着,基业就能重建!你可知道,如今赵官家正在荆湖一带招揽旧士绅?只要到了大宋,我们还能重回庙堂,恢复往日荣光!江南已无可留恋,赵宋才是士人的归宿!」 

 家奴不敢再多言,程家人立刻开始收拾细软。金银珠宝、书籍字画纷纷装入箱箧,能带走的尽量带走,带不走的,便在院中就地焚毁,唯恐落入明国官府之手。 

 他们没有回头,夜色中,程家三十余口人,带着随从、车马,悄然混入逃亡的商队,踏上了前往南宋的血泪之路。 

 从洪州、饶州、江州,到赣江西岸的吉州、袁州、临江军,逃亡的队伍浩浩荡荡。 

 这些人中,有苏杭的富商、徽州的儒生、池州的地主、嘉兴的旧官员……他们携带家眷、仆役,带着成箱的金银、珠玉、田契、账册,试图跨过贛江,投奔南宋官家。 

 然而,路途并非他们想象中那般顺利。 

 首先,是关卡重重,难以通行。 

 明国虽未明令禁止人口流动,但在江南西路各大城镇设立了严格的出入关卡。明军的巡防队盘查行旅,尤其是那些带着大批财货的队伍,皆需查验文书。 

 「汝等欲往何处?」兵卒冷冷地问。 

 「回乡探亲。」一名富商谎称。 

 兵卒盯着他们满车的细软,冷笑道:「探亲?带这么多金银,难道你亲戚要开银庄?」 

 被拦下的商队只得偷偷改走乡野小道,但乡间的小路并不比官道好走。春雨连绵,山路泥泞,马车陷入泥潭,金银细软散落一地,家丁们狼狈地收拾,却听见林中隐隐传来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