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江陵应对(第2页)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李清照?」赵鼎睁大了眼睛,「你确定是她?」
「千真万确,且她已明言留在伪明,恐怕不仅是交城之举,而是正式叛宋。」
「放肆!」御史中丞汪伯彦震怒,「李清照乃故太学博士之女,怎会投靠贼寇!」
「不仅如此。」探子继续道,「据查,赵明诚任莱州知府期间,曾批准明逆在伪『青岛市』的地契,若要深究,恐怕赵明诚早年便已与明逆有所往来。」
这句话,使得满朝文武陷入一片沉默。
「……赵明诚此人,确实该严查。」秦桧冷冷道,「若他早知李清照有反心而不报,便是玩忽职守;若他私通明逆,更是罪该万死!」
「臣以为,目前不宜轻举妄动。」吕颐浩缓缓开口,「明军军容整肃,且有火器优势,短期内,若冒然出兵东征,恐怕损失惨重。」
「依吕相之见,当如何行事?」赵构问道。
「其一,应该全力宣传抗金大义,让天下百姓认清明教的伪逆本质,使其不得轻易西征。」
「其二,严令诸军加紧操演,并招募工匠,着手发展火器。」
「其三,对于赵明诚夫妇一家叛逆之人,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朝堂上,众人皆觉此计稳妥,纷纷附议。
接下来探子语气沉重,「伪明发布告示所有孩童,无论贫富贵贱,一律必须接受七年基础教育。」
「七年制义务教育?」赵鼎听完情报后,脸上罕见地流露出震惊之色。
朝堂上的官员们都被这条消息震动了。
义务教育?让所有孩童都读书?这根本是颠覆整个大宋教育体系的狂举!
「此等谬论,简直是乱天下之大伦!」汪伯彦冷哼,「读书乃士人本分,岂能让凡庶之子随意染指?!」
「然而,伪明不仅让他们读书,七年后还授予这些学童『秀才』功名。」探子接着说道。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一片哗然!
「荒谬!秀才乃士林根基,岂能与庶民为伍?」韩肖胄怒道,「此事若在我大宋施行,世家大族如何自处?!」
「更何况,据闻此等学堂所教之学问,并非经义四书,而是……算学、格物之学。」
「算学、格物?」秦桧微微皱眉,「莫非就是那方妖女一直鼓吹的那些奇技淫巧?」
「正是。」探子点头,「此外,伪明的学堂还打算在某些地区试行『蛮夷语言』课程(拉丁文、梵文、阿拉伯文)。」
这下,满朝文武不仅是震惊,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这些……蛮夷之语,又是何用?」赵构忍不住开口问道。
「目前尚未明确,但极可能与海外商贸、甚至与西域胡商的交流有关。」探子回答,「据闻,这方妖女对外邦事务极为重视,甚至宣称——大宋与明国之外,尚有广阔天地。」
「此外,玄武湖畔的那座『明华园』,已确定是一座名为『明华大学』的学府。」
「大学?这与儒家所说的《大学》可有关联?」赵鼎问道。
「恐怕没有。」探子摇头,「据了解,这座『大学』并非单纯讲授经义,而是汇集各类学者,研究许多前所未闻的学问,例如天文、算学、机械、医药,甚至……『军器』之术。」
「军器?」韩世忠眉头一皱,「难道她们的火器技术,就是从此处研究出来的?」
「有此可能。」
这个消息,让朝堂上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方妖女此举,根本是要培养一批全新的读书人!」朱胜非沉声道,「这些人既不熟经义,也无忠君之心,日后若成气候,必成大患!」
「的确。」赵鼎叹道,「这比她打下金陵,更令人不安。」
「大宋当如何应对?」赵构问道。
「首先,我等须严查学宫,杜绝这种谬学在我大宋蔓延!」汪伯彦冷冷道,「此外,可考虑以重赏鼓励读书人留在大宋,绝不能让士人轻易叛逃。」
「至于火器之学……」张俊沉吟道,「恐怕也不能再视为奇技淫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