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赣南皆反(第2页)
辛永宗面色铁青,抽刀指向前方,冷声道:「圣人威严,岂容尔等逼迫?敢有异议,杀无赦!」话音未落,刀锋已见血光,禁军斩倒前排数人,百姓大惊,哭喊声四起,然未及退去,寺中忽有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孟太后竟下懿旨:「焚寺清乱!」
火起之时,禁军竟趁势纵火肆掠,见财则抢,遇人便杀。景德寺内僧侣哭喊逃窜,四周房舍接连起火,风助烈焰,顷刻间火势漫延,焚城之祸遂成。
「太后纵兵杀民,与金人何异!」陈辛目眦尽裂,提刀奋战,然乱军中已无退路,终被禁军格杀。民众见领袖喋血,无不惊恐溃散,然而此刻城门已闭,四面烈焰翻腾,虔州一夜之间化为焦土。
天明,孟太后自景德寺狼狈撤离,转赴南安军避祸。虔州城内尸横遍野,余烟未散,民怨冲天,未来的大乱,已不可收拾……
虔州大乱,焚城之祸犹未平息,幸存百姓衣衫褴褛、饥寒交迫,唯有恨意未曾冷却。孟太后南遁,禁军四散,虔化县(今江西会昌)地方官无力镇压,反而加紧搜括民间粮食,强行征募丁壮,以防金军南下。民怨至此再无可忍,终于在八月初六,李敦仁兄弟揭竿而起。
李敦仁,本是进士出身,曾于州府为官,然目睹朝廷无道、贵族贪暴,遂弃官返乡。其弟李世雄自幼习武,结识江湖豪杰,与地方壮勇交好。二人见景德寺之乱后,官府不仅未惩治祸首,反而更加横征暴敛,遂决意反抗,联络乡中豪杰,于罗源山中聚义。
是日,李世雄率众夺取县库粮饷,焚衙门,逐县令,宣布起义,乡民闻讯,扶老携幼纷纷投奔,三日内聚众数万,义军声势大振。李敦仁遂设坛誓师,称「罗源义军」,自号「大宋忠义军」,立旗曰:「靖南讨暴」。
罗源义军势如破竹,十日内连破石城、宁都、广昌、雩都四县,斩杀贪官豪绅十余人,尽焚恶吏府宅,释放囚徒,散粮赈民。随后,李敦仁遣使前往汀州,请求明军援兵,意图联合福建吕师囊,合势抗宋。
虔州大地烈焰翻腾,义军四起,昔日繁华州郡成了宋廷无法掌控的乱世战场。罗源李敦仁义军席卷四县,攻破州府南部防线,而瑞金之地亦是暗潮涌动,准备响应起义,与虔州诸寨合力反宋。
瑞金的钟十四、郭四闲,皆是当地豪杰,久受宋廷横征暴敛之苦。早在洪州之变后,瑞金百姓便遭金兵与宋军双重蹂躏,孟太后南逃时,禁军沿途劫掠,百姓无以为生,地方恶吏更是趁乱敲诈,收拢粮草以献江陵行在。民怨沸腾,终于在罗源烽火燃起时,瑞金义军亦是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