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662章 第六六〇章:齐鲁秋风

 秋风卷着黄叶,穿过兖州孔府森严的牌坊。府邸之内,大金衍圣公孔端操身穿绣金长袍,端坐于正堂,神色肃穆。 

 堂下,几名来自镶白旗的猛安正拱手立着,衣甲上仍带着旅途的尘土。 

 「……如此说来,兖州的税收已按期完纳?」完颜蒲家奴放下茶盏,目光锐利地扫视堂下的孔府官吏。 

 孔端操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家奴呈上一卷账册:「大金有恩于孔氏,兖州子民自当感戴天恩,纳贡不敢迟延。」 

 完颜蒲家奴接过账册,翻开随意扫了几眼,忽然冷哼一声:「你们这兖州,比起其他地方倒是清静得多。」 

 「兖州乃圣人故里,自有天地庇佑。」孔端操含笑回答。 

 旁边的猛安详稳冷笑道:「怕不是‘天地庇佑’,而是你孔家自己先做了大金的奴才罢?」 

 孔端操不动声色,捋了捋胡须,淡淡道:「详稳此言差矣,天下大势,合则兴,分则衰。若兖州能太平,亦是圣人之道使然。」 

 「哼。」完颜蒲家奴嗤笑,合上账册,将其抛回桌上,「行吧,既然税贡按时交了,我们也不多管闲事。」 

 「不过……」他眼神微眯,声音低沉,「最近附近水泊梁山那些反贼动静不小,你孔家可曾受扰?」 

 孔端操笑了笑,语气轻松:「梁山贼寇不过跳梁小丑,兖州自有庄丁防守,不劳大金操心。」 

 完颜蒲家奴盯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兖州,果然是一块特别的地盘——它不像其他州县那样需要女真人亲自镇守,因为孔家本身,已然是这片土地上最可怕的统治者。 

 山东大地风声鹤唳,剃发令如疾风骤雨般席卷而来。 

 镶白旗统领完颜蒲家奴与镶蓝旗统领完颜斜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在山东西路与东路颁布剃发令,全民皆须剃发垂辫,否则视同谋反。 

 兖州衍圣公孔端操更是主动迎合,派出孔府管家孔成德,带着数名家将随军巡行各府州县,在庙堂、学宫甚至城隍庙中,向百姓宣讲剃发的「必要性」。 

 「此乃天命所归!」孔成德站在青州府城的孔庙大成殿前,面对聚集而来的士绅百姓,手握檄文,声色俱厉。 

 「诸位可知,自古衣冠之变,皆是圣人之道?先周之时,华夏诸部亦断发文身,后世何以不能变通?峨冠博带已是亡国之陋规,如今大金定鼎中原,岂容腐儒阻挠天道?!」 

 一旁的镶蓝旗军士,刀甲森然,冷冷扫视着台下的人群。 

 有人低垂着头,心中愤怒却不敢言;有人则面露犹豫,似乎在思索利害得失。 

 「从今日起,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全民剃发,违者视为反贼!」孔成德挥手示意,早已备好的剃刀手们鱼贯而出,在官兵护持下,开始在街市、城隍庙前设立剃发台。 

 胆小的百姓不敢反抗,纷纷屈从;也有人暗中愤恨,但在刀枪的威胁下,只能忍气吞声。 

 「头可断,发不可剃!」终于,有愤怒的读书人挺身而出,却立刻被刀枪刺翻,血洒当场。 

 北风呼啸,潍水之滨的原野上,焦土之气弥漫在空气中。村落的房屋残破不堪,墙上还留着血迹。田间杂草丛生,牛羊早已不见踪影,唯有零星几个老人和妇孺,被金兵驱赶着,瑟瑟发抖地跪在城门外的空地上。 

 完颜斜也站在潍州城头,俯瞰着这一切,脸色阴沉。 

 「这地方的奴户呢?」他转头质问身旁的猛安详稳忒黑河。 

 忒黑河拱手道:「回禀旗主,山东东路的百姓十之七八都逃去了东边的明国占领区,剩下的要么是老弱病残,要么已经在之前的征调中死绝了。」 

 完颜斜也冷笑:「这山东地广人稀,可不符合大金的规矩。」 

 「每户旗人,十户奴隶,这是天命。」 

 「若潍水以南的人口不足,那就去南边的淮南拿。」 

 忒黑河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抱拳道:「旗主,淮南沿江一带汉人多,正好可以补上这边的缺口。」 

 完颜斜也点头,语气森冷:「淮南东路那些人已经被大金征过一次赋税,却依旧苟活,简直是浪费粮食。」 

 「传我军令,淮水以北,迁界禁海!所有百姓,不论男女老幼,一律迁走。违者,格杀勿论!」 

 猛安详稳们轰然领命。 

 秋雨初霁,天地间弥漫着泥土和海水混杂的腥味。涟水城外,女真铁骑已经包围了四座沿海村落,金兵持着长刀、藤牌,闯入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