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河东之剃
「禀兀室林牙,太原、忻州、汾州、石州、代州、隰州、辽州各地官吏已开始推行新制。」一名猛安详稳低声道,「按照您的旗主令旨,原先的剃辫入旗政策已废止,现在全民须剃辫,但以腰牌、衣饰、登籍方式来区分猛安谋克旗丁与奴籍。」
「实施得如何?」完颜希尹不紧不慢地问。
猛安详稳低下头,「回主子,百姓反应各异。大户人家和商贾地主,因担忧身份受限,已经纷纷剃辫登记入籍。小民虽仍有疑虑,但因无法经商持产,不得不逐步接受。只是……石州、代州一带的绿林余孽趁机作乱,煽动民众反抗。」
「他们怎么说?」
「他们鼓噪,说金国是蛮夷,强迫汉人剃发是侮辱。又扬言,如今不剃辫子也要剃,早晚还是要奴役汉人。」
「哼!」完颜希尹冷笑,「愚蠢至极!本相此策,岂是单纯为了剃发?这是要让他们的身份、社稷、血脉皆断于大宋,永续于大金!剃发者,即金人;不剃者,不得为人!」
大殿中顿时一片寂静。
他站起身,负手踱步到殿前,眺望城中街道。自新政推行以来,每日都有无数百姓前来剃辫登记,换取身份认同。街头巷尾,到处是剃额的剃刀铺、登记造册的衙役,还有那些满脸犹豫、却不得不低头的士人商贾。
他们或许心怀不甘,但只要剃了这一刀,他们的族群认同便再无回头之路。
「报!」
一名探马急匆匆跪下,「启禀相公,代州百姓昨夜哗变,劫狱救出未剃发者,已逃入雁门山中。石州、辽州绿林也开始活动,煽动各地抗拒新政。」
「早知他们不会安分。」完颜希尹神色不变,轻轻掸了掸袖口的灰尘,「既然他们要造反,那就更该剃发了。」
「主子的意思是?」
「凡反叛者,一律枭首示众。」他的语气依旧平静,「但家眷奴仆,全部强制剃发入籍,归入猛安谋克,子孙世代为金国顺民。」
猛安详稳一震,心中泛起一丝寒意。此策看似宽松,实则比以往更为歹毒——因为反叛者的血脉会被彻底断绝,他们的子孙将被金国吸收,身份再无法复归。反者死,顺者不可复汉。
完颜希尹背手而立,望着晨曦中的太原城,嘴角缓缓勾起一抹笑意。
此策一出,百年之后,中原人还会记得大宋吗?
自金国推行新制以来,各地百姓纷纷剃额入籍,而祁县,这座太原府南郊的小城,却爆发了一场出乎意料的反抗。
起事之人并非绿林豪杰,也不是残存的宋军义士,而是城中百姓。起因不过是几名读书人、公吏与手工业匠人拒绝剃额,被金兵当街鞭笞游街示众,城中民众义愤填膺,群起攻杀监斩的猛安详稳,劫狱救人,推举前宋县丞王汝谦为首,宣布抗金守城。
消息传出,太原震怒。完颜希尹调遣自己正红旗麾下猛安与镶黑旗完颜娄室部两路大军自南北合围,要用血洗此城,以儆效尤。
祁县的城墙不过一丈多高,城内也无精兵强将,只有百姓数万。面对金军的合围,王汝谦带领百姓四处收集兵器,城中铁匠连夜打造长枪、刀盾,妇孺搅和米盐,煮沸后倾泼城墙,以备守城之用。
金军兵势汹汹,完颜娄室素以骁勇善战著称,麾下镶黑旗猛安早已列阵城外,举弓放话:「凡剃额投顺者,可免死;否则屠城!」
城中百姓齐声怒骂,无人应答。
金军在北门架起云梯,猛安部众沿梯而上,刀盾手攀爬至半途,便被城头百姓滚木擂石砸得头破血流。热油倾泼,云梯燃烧,金兵哀嚎坠地,尸横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