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第六四〇章:江南新秩序(第3页)
湖州城楼外的广场上,日头渐高,围观的人群不仅没有散去,反而越来越多,整个会场被层层围住,连附近的茶肆酒楼都挤满了人,大家都想看看这场前所未有的热闹会如何展开。
在广场中央的木台上,最后一位候选人正慷慨陈词。
「……湖州乃东南重镇,商贾云集,民生殷实,如今战乱之后,百废待兴!若在下能得众位父老兄弟信任,当以修渠筑路、重振湖州贸易为己任,务必让湖州城再现昔日繁华!」
此人名叫吴季良,乃归安县一位声名卓著的秀才,曾随师游学舟山,颇有经世之才。他刚说完,台下便响起一阵掌声,一些商贾模样的人士更是交头接耳,显然对他的施政理念很感兴趣。
在他之前,已有十余位候选人先后登台,各自阐述自己的政见。他们中有学问深厚的儒生,也有颇具地方经验的乡绅,还有几位基层出身、因组织救灾而广受好评的民间义士。
「今日之后,湖州的新秩序将由诸位共议共定!」
随着吴季良的退场,第一阶段——公开演讲正式结束。
接下来便是投票。
投票席设在木台旁的长桌上,上面铺着一张写满候选人姓名的长卷,每个名字旁都留有空白。投票者需拿起木笔,在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名字下方划出正字,每人可投两票,分别给不同的两名候选人。
唱票官高声宣布:「请各位按顺序上前投票!」
队伍整齐地排开,最前面的是湖州的士绅、商会代表,随后是各乡学的秀才和当地百姓。有人满怀期待地走上前去郑重投票,也有人犹豫再三,反复权衡后才落笔。
岳飞、张宪等人站在一旁,看到这一幕,神情复杂。
岳飞忍不住低声问方梦华:「此事如何能防止作假?」
「很简单。」方梦华指了指桌前的三名舟山军委派监票员,「这些人是由所有候选人共同推选出来的,且投票现场公开,唱票环节也当众进行,一旦有问题,大家立刻就能发现。」
张宪不解:「可若有人贿买,或者用势力胁迫百姓呢?」
「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过程透明化,让更多人能在光天化日看到。」方梦华平静地说道,「而且,大明的制度并非只依赖个体投票,而是结合社群自治、代表言官来形成一种平衡——这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比起旧宋朝廷的封官拜爵,总归更公平一些。」
这番话让岳飞等人陷入了沉思。
投票结束后,紧接着便是唱票环节。
一张一张竹简被当众展开,唱票官高声念出每一个被投出的名字,旁边的记录员用木笔在计票板上划下正字。
「吴季良,一票!」
「沈文信,一票!」
「林东川,一票!」
……
每当某位候选人的名字被念出,台下支持者都会爆发出或高兴、或焦急的议论声。有些人得票遥遥领先,有些人则逐渐被淘汰。
方梦华轻轻一笑,转头对岳飞说道:「这就是民意——不论他们过去的门第、出身,只看百姓信不信任他们,能不能为大家带来真正的好处。」
岳飞没有说话,他紧紧盯着台上的计票过程,内心波澜起伏。
经过半个时辰的统计,最终的十四位当选者名单被公布,他们的名字被抄写在一面白布上,高高悬挂在广场上方。
随后,这十四人被请上木台,由他们内部推举出一人担任市长(即湖州知府),另一人前往金陵国会代表湖州发言。
经过一番讨论和投票,最终——
吴季良当选湖州市长,沈文信被推举为湖州的国会代表。
当吴季良走上前,向全城百姓拱手致礼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仪式结束后,方梦华环顾四周,看到无数百姓神采奕奕,看到新当选的议员们正与支持者交谈,她知道,湖州的新秩序已经建立了。
岳飞、张宪、徐庆等人则站在不远处,久久无言。
他们心中明白,自己今日目睹的这一幕,或许比千军万马的征战更能决定未来的走向。
——属于大明的时代,已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