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632章 第六三〇章:北固亭相会(第2页)

 方梦华微微一笑,目光中既有鼓励,又有警告。她缓缓道:「北伐大业,贵在稳扎稳打,若草率行事,只会重蹈元嘉北伐覆辙。岳师兄,请记住——中原若沦陷日久,民心必然生变。此时不争朝夕,更待何时?」 

 岳飞心中一震,回想一路走来,明教义军如何收揽民心、重建家园,百姓如何欢迎明教的旗帜,心中更是沈甸甸的。他深深看了一眼方梦华,忽然明白,她的眼光已经不止于一隅江南,而是以整个天下为棋局,她的明教,或许才是真正能够承载百姓希望的新力量。 

 方梦华向灵柩再次拜了三拜,随后转身向岳飞道:「润州已经稳定,接下来,我将返回扬州。师兄护送义父南归的路上若有任何需要,明教义军愿尽力相助。」 

 岳飞颔首,道:「多谢师妹。岳某此行,不仅为宗公尽忠,更为将来的大业铺路。」 

 两人目光交汇,彼此心知肚明,这份暂时的合作,注定影响日后的天下局势。 

 夜色深沉,风过江面,带着湿润的寒意。亭中燃着一盏孤灯,灯光下,岳飞与方梦华对坐,气氛凝重。 

 岳飞眉头紧锁,直视方梦华,声音压得低沉却难掩激动:「师妹,靖康以来,妳明教的功绩有目共睹。击败金军、收复江南,尤其是扬州一役,震惊天下。更何况,江陵赵官家已册封你为‘靖国长公主’,以弟自居对妳以姐相待,为何在这个时候举旗反宋?这岂不是让天下人寒心?」 

 方梦华轻轻叹息,目光如水,却带着坚定:「师兄,我明教的起兵,不是为了天下百姓,也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让赵构看清局势,不再苟安于江南半壁。靖康之耻,国土沦丧、宗室被掠、百姓遭难,而他如今的所谓‘议和’,竟以『北人归北』为代价,将大宋半数百姓永远遗弃为金虏的奴隶!这样的昏君,如何能让人心甘情愿效忠?」 

 岳飞脸色一变,语气更为激烈:「师妹,纵使赵构有错,难道妳要让大宋天下分崩离析吗?你明教起兵,难免被视为趁乱夺权,让金人有机可乘!妳若真是为天下百姓着想,又怎能在此时让江南更添风波?」 

 方梦华平静地看着岳飞,目光中多了几分深沉:「师兄,我与师尊承诺过,只要赵家皇帝能守住开封的龙椅,明教便不会反宋作乱。但如今,赵构已放弃了半壁江山,他的野心不过是苟安江南。他今日加封我为‘靖国长公主’,实则包藏祸心,意在和亲,将我作为筹码送给金虏换取他的苟安。我如何能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