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陆权应对(第2页)
军中统帅完颜昌、完颜宗辅、完颜闍母接旨后,立即下达命令,催促各自部属展开行动。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出城,分头沿海岸线和潍水一带推进,所到之处,平静的乡野被鲜血和火焰打破。
泥沽寨靠近沧州宋辽边境的海边,是一个以打渔和小规模盐贩为生的村寨。这里的村民对外界的变化并不敏感,直到金军骑兵冲入寨子时,他们才意识到噩梦来临。
金军的号令如雷贯耳:「奉皇旨,迁界禁海,全寨迁徙内地!违者灭族!」
寨子里年长的村正跪地哀求:「军爷开恩,泥沽人世代靠海为生,离开这里必无以为生。」
金军统领不为所动,他挥手示意手下放火烧毁寨子的渔船和盐灶。一夜之间,泥沽寨的几百口人被迫拖着家当离开故土。那些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因无法承受长途迁徙而死在路上,剩下的村民则被押往沧州城外的荒野安置。
马谷山不大,但山中有不少隐秘的村落,依靠打猎和偷采盐资源生存。金军奉命扫荡此地,以清除潜在的抗命者和逃亡者。
金兵进入山谷时,许多村民已经逃入山林。完颜宗辅下令封锁山口,命弓箭手燃烧山林,将村民逼出来。浓烟滚滚,山林中隐约传来惨叫声和哭喊声。最终,逃出的村民被押送至沧州的迁界集中地,整个马谷山变成了焦土。
沧州南部,一个名叫陈家湾的小村庄。村里百余户人家,世代以捕鱼为生。
这一天,完颜宗辅的亲兵率先抵达,村外的田野上扬起滚滚烟尘,接着便是金军的铁骑闯入村中。未及片刻,嘶喊声、哭喊声、火焰燃烧的噼啪声混杂在一起,直冲天际。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军爷饶命啊!俺们一辈子种地捕鱼,何罪之有?」
完颜宗辅策马而立,冷冷地说道:「奉皇命,迁界禁海,此地不得存人。违者,以叛国罪论处。」
他随即挥手,亲兵将老人推倒,刀锋闪过,鲜血溅在泥地上。村民们见状,纷纷跪地求饶,但金兵毫不留情,将整个村庄付之一炬。
有少部分人试图逃跑,却被埋伏在村口的骑兵射杀。仅仅半个时辰,陈家湾已经化作一片废墟,所有幸存者被强行押往内地。
马家庄镇位于滨州沿海,是一个重要的盐贩集散地。金军一到,当地的盐商和百姓就意识到大祸临头。许多人试图带着家财逃走,却被金军拦截。
镇上的盐仓被烧毁,商铺被洗劫一空,所有房屋都被拆除。镇上的百姓无论贫富,一律被驱逐到三十里外的荒地安置。从此,马家庄变成了一片荒芜的废墟。
宁海镇是滨州最大的渔港之一,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渔船。金军到达后,港口立刻被封锁,所有渔船被集中拖到海滩焚毁。
镇上的居民被强迫离开,但他们的反抗比其他地方更为激烈。几个渔夫试图用鱼叉袭击金兵,但被弓箭手当场射杀。剩下的居民眼睁睁看着金兵将他们赖以为生的渔船付之一炬,无奈背井离乡。
博昌镇地处内陆,虽然不直接靠海,却是青州盐业的重要转运点。金军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博昌镇上的盐商被指控私通舟山军,其盐业工坊被封闭,存盐被扣押。镇上的青壮年被编入苦役队,用来帮助金军修建迁界防线,年迈的居民则被驱逐至内地。
淳化镇以鱼盐贸易闻名,与济水下游的各村镇往来频繁。金军到达后,镇上的鱼盐贩被控「资敌」,当场处决了几名被指控为「密通舟山贼」的商人。
随后的几天内,镇上的居民被清空,所有船只被拖上岸焚毁,鱼盐工坊也被彻底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