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第五七〇章:海权治辽
更远处的金军阵地上,不时传来爆炸声,浓烟冲天而起,显然是火器实验。每当这些声音传来,附近士兵都会露出几分警惕与不安。然而,方梦华却轻轻一笑,转身对一旁的邓荣说道:「他们开始学我们了。」
邓荣皱眉道:「这些女真人虽不懂火器精髓,但也不是蠢人,若是让他们仿制成功,未免会是后患。」
「怕什么?」方梦华的语气中透着一股从容,「他们模仿得了一时,却学不会长久。火器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让这些技术发挥威力的,是背后支撑它的生产力和社会体系。没有这个,他们的‘模仿’越多,死得越快。」
回到主堡,方梦华召集了一众参谋开会。会议桌上,放着金军堡垒修建的最新情报。刘锜、彭无当等人神情严峻,认为金军的火器实验可能会对舟山军构成威胁。
「火器我们不怕。」方梦华不紧不慢地说道,「金国的社会基础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真正拥有近代化的工商业生产力。他们学到的技术越多,就越像一个小孩子拿着大人的武器。反过来,他们维持这些武器所需的资源和制度成本,只会加速他们的内耗。」
刘锜略带疑惑:「可金国不是大辽国的继承者吗?他们至少在资源和军事调配上有过成功的经验。」
「辽不过是部落联盟的扩展,金也不例外。」方梦华目光冷峻,「他们从奴隶制刚迈入封建制,根基尚浅,根本无法承载复杂的经济体系。反观宋朝,虽然繁荣,但却被固化的科举与冗官冗兵拖住了手脚。无论金还是宋,都不具备超越时代的能力。」
众人闻言,渐渐放下心来。
会议结束后,方梦华独自一人回到书房。书桌上堆满了从现代记忆中翻译出的技术手册和草图,有关于农田灌溉系统的,有关于火药配方改良的,还有一整套用于管理士兵和工匠的奖惩制度的设计。
她摊开一张地图,目光停留在江南和舟山群岛:「金人放弃自己擅长的蛮勇想要和我比拼火器,那就让他们来吧。但最终决定胜负的,永远是经济和生产力。」
她提笔写下一行字:「发展轻工业,稳固农田水利,扩大棱堡建设。以时间换空间,用科技压体量。」
次日清晨,方梦华召集完颜钩室、薛徽言等人,发布了一系列新的命令:
在营口和庄河附近村庄继续修建工坊,尝试引入更多纺织技术,为士兵和百姓提供更坚固的衣物与装备。
以营口棱堡为核心,实行生产分区,各个区域专注不同任务,如火器制造、粮食储备和军备修缮。
成立「匠人营」,由懂技术的退伍亲兵担任教头,手把手教导当地工匠先进的制造方法。
「对面的金军不过是搭建了一个外壳,而我们要搭建的是一个体系。」方梦华语气坚定,「体系比武器更重要。」
薛徽言目露敬佩:「大当家深谋远虑,属下佩服。」
夜已深,营口棱堡帅府内烛光闪烁,方梦华坐于案前,细细审视着一张逐渐测绘清晰的辽东地图。
地图上,辽东半岛的山川河流、沼泽丘陵、道路村寨已描绘得颇为详实,而辽南方向,则因舟山军的多次进击,地形标注愈发精细。她的指尖轻轻划过地图上的辽西走廊,目光凝重,似在穿越千年的历史迷雾。
「这片土地,真是一块费力不讨好的难题啊。」她自语道,心中回想起从战国到隋唐的历史。
她低声说:「辽西走廊的自然条件实在恶劣,从燕国到唐朝,几百年来,中原王朝的统治始终难以稳固。辽西的大片土地成陆时间短,地表盐碱化严重,水资源稀缺。到了医巫闾山东麓直到辽河西岸虽有些许平坦之地,但沼泽地带阻隔东西,交通极其不便,徒增后勤之难。」